斑斓的蝴蝶,灵动的飞鸟,栩栩如生的刺绣作品竟出自学生之手。在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每周二都有一门独具特色的非遗课程,学生在课堂上用一双双巧手,穿针引线,在布面上绘出一幅幅灵动的刺绣。一幅幅传神的刺绣作品,凝聚的是学生的耐心与专注。
一个学期一件作品,耐心成就精美广绣
“争取这个学期把蝴蝶绣完。”这是天外广绣非遗课堂上初一学生崔一诺的期望。这个学期的广绣课,学生们要在布面上绣出一只蝴蝶,虽然图案看似简单,但是却要花费一个学期完成。
和学校的另一项特色课程扎染不一样,广绣作品往往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崔一诺告诉记者,学习广绣最难的就是坚持:“有一次练习广绣的时候,针穿了半天都穿不进去,心里感到非常烦躁,但最后沉下心来,终于穿过去了。学习广绣真的很需要耐心。”
除了坚持与耐心,广绣也很讲究细心和专注,从崔一诺一段时间的学习心得可见一斑:“练习广绣,针法很重要,有时候起针和收针没做好,绣线就会打结,绣出来的图案纹路就会失去光泽,观感大打折扣。”
一针一线,一布一架。广绣的组成非常简单,但是主要针法有30余种,特别是一件作品往往需要由两三种基础针法组合而成的综合型针法进行制作,所以易学难精。广绣非遗传承人梁晓曼是天河外国语学校非遗课堂的指导老师,据她介绍,非遗课堂会从基本功开始,从最简单的针法开始让学生系统学习。 “最开始学的时候,离不开刺绣的基本功。例如广绣中的铺针,就是练习对线的运用,一针跟着一针,不留空隙,也不重叠,也就涉及基本功的使用。”梁晓曼说道。
时间转眼即逝是练习广绣时最大的感受。不少学生表示才绣了一点点,已经过了一个小时,这让学生们也感受到练习广绣的不容易。为此,学校专门固定每周二下午四点到五点半,连续两堂课让学生学习广绣。尽管如此,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对于广绣来讲还是过短,不少学生课后还会带回家继续绣。
非遗传承课堂,手把手让学生感受匠心
据悉,自2014学年,天河外国语学校便已经开设与国家非遗文化相关课程,2015学年已在各年级以常规课形式开展系统的扎染课程,同年第二学期开始筹备广绣课程。
目前,学校美术科组研究发展出“广绣与扎染创新融合”特色项目,致力于将广绣针法和扎染肌理有机融合,创新发展广绣技艺,传承岭南传统文化,承担传承岭南非遗文化的重任,多次主动承办国内外非遗文化宣传交流活动。
天外广绣课程负责老师陈新远介绍,学校结合广绣与扎染工艺,系统开设“非遗文化传承”模块课程,成立非遗工作坊。为了给学生带来更专业的训练机会,更直接接触非遗文化,学校邀请了广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广州市“十大杰出乞巧传承人”梁秀玲指导,目前由其女儿——广绣家族第六代传承人梁晓曼教学。
“学校规定的教材里也有民间传统工艺的内容,结合课本,学校再把广绣的文化背景,作品的赏析嵌入课程中,让学生能够学会欣赏,再通过接触和学习针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对广绣等非遗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陈新远说道。
针对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学校在准备练习的素材时会根据不同等级划分难度,例如这个学期学习绣蝴蝶,就划分了3个等级,越高难度的蝴蝶图案色彩的丰富度、色彩的渐变、蝴蝶翅膀的纹理等就越复杂。同时,学校也引导学生尝试创新,让指导老师为他们讲述不同的画面效果,引导学生灵活使用,这样学生在创作的时候,就可以活学活用,真正成为自己的技能和审美。
融入新时代元素,让年轻一代爱上广绣
梁晓曼的家族是“广绣世家”,从1838年开始,到梁晓曼这一代已经历了6代人,出生于1993年的梁晓曼是最年轻一代的广绣传承人。据梁晓曼介绍,传统刺绣的内容都是牡丹、凤凰、松柏等比较传统的图案。上了初中的梁晓曼爱上动漫,在征得母亲同意后,她开始尝试用传统的技法绣出新时代的动漫等新内容。
梁晓曼认为,虽然广绣是传统技艺,但是结合新潮流和新科技,广绣也可以玩出花来。“我们更希望能针对现在年轻人的喜好,引导或者帮助年轻人爱上这种传统的手艺。广绣并不是遥不可及,它可以非常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
为此,梁晓曼尝试将广绣融入贴近生活的场景之中。“有创新,才会被市场接受。”如今,梁晓曼设计了一系列的广绣首饰,包括耳环、项链、发箍等。此外,借助“国潮”风口,她还将广绣融入了汉服中。
而通过“非遗进校园”,梁晓曼让广绣在学生手里传承下去。崔一诺表示,最初家人并不是很支持自己学习广绣,觉得太花时间。“后来我学习了广绣,把绣出来的作品放置家中,自己和家人都很有成就感。现在家人甚至都受到感染,也一起学习广绣。”崔一诺说道。
在广绣课上有不少有潜力的学生,梁晓曼认为,有天赋的学生最重要还是要坐得住:“他们年纪还小,所以不用急于求成,只要练就心性,打好基本功,时间会给他们证明的。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广绣这门课,打开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视野。不仅仅是广绣,广州还有很多其他非遗也很好玩,我们要为他们打开一扇非遗文化的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曾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