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菌飘香后,春耕正当时!新铺镇工作队做好“以消促产”大文章
语音播报

今年初,本报曾报道广州市对口帮扶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品、立、取、产”四步走,以“消”促“产”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消费帮扶138万元,为提升村集体收入,推动当地优势产业发展积累启动资金20多万元。如今正是春耕时节,新铺镇工作队如何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用好以“消”带来的资金,做好促“产”这篇文章呢?我们跟随工作队的脚步来看一看。

大年初十,新铺镇的年味正浓,工作队在尖坑村——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基地组织“新春话春耕茶话会”,与6位丝苗米种植大户敞开心扉,围绕粮食安全、撂荒复垦、扩大种植、保障粮价,存在问题等方面畅所欲言,以实实在在的销售成绩打消种植户的疑虑,通过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坚定种植户做强做大的信心。大户们纷纷表示春耕不减产,还愿意把村集体流转回来的撂荒田地托管起来。

看到效果明显,工作队趁热打铁,陆续深入长江村、潘田村、东陂村、狮山村、同福村等地,与镇挂点领导、村委、下乡组一起交流产业发展思路,实地调研撂荒土地情况,鼓励村委干部带头,与村集体(村经济联合社)共同成立农业合作社,因地制宜谋发展。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新铺镇成立新型农业合作社3家,分别发展食用菌、果蔬和农机服务产业,还有2家正在筹备中,申报现代农业产业项目4项,申报金额约500万元。

项目有了,但缺乏资金,春耕不等人,“怎么办”成为大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记者了解到,工作队认为乡村振兴不能“等靠要”,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首先要把发展的步子迈出去,走起来,才有机会跑得快。

新铺镇工作队驻尖坑村第一书记林光涛说:“驻镇工作队通过‘以消促产’活动为尖坑村秀美合作社积累了20万资金,现在我们以解决撂荒田地,扩大丝苗米种植为工作重心,现已流转50亩撂荒土地,利用这笔资金修复排水渠,解决水泡问题,然后以农业托管的形式委托种植大户耕种,采取两季稻一季菜的耕作模式,预计可以增加年收入10万元。同时,还将结合新铺镇今年解决撂荒1200亩的任务指标,与邻村展开合作,争取全年解决撂荒土地和增加丝苗米种植150亩”。

新铺镇工作队队员杨嘉良说:“工作队到镇后,清楚认识到输血式、卖资源式帮扶都无法有效提升当地产业水平,只有为新铺镇打造有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集体产业,才能使帮扶地区实现自身'造血',达成产业振兴的目标,但这是最难走的一条路。因此,工作队大力发展村集体主导,村委干部参与的合作社,引导他们主动作为,以自筹资金带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发展丝苗米、食用菌、蔬菜、农机服务等产业,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摆脱过往的依赖性。”

东陂村村委书记张日兴说:“东陂村是微生物研究权威吴清平院士的家乡,我们很想在这里利用院士的技术发展食用菌种植。驻镇工作队来了以后,鼓励我们要敢想、敢闯、敢干,联系梅州市景瑜长寿食品发展有限公司主动与我们对接,提供底料、菌种和技术指导。这次春耕,我们合作社自筹9万多元流转了20多亩撂荒土地,种植竹荪,预计1个多月后就能采摘,摘完可卖30多万元,还上前期成本,大约能获益10万元。”

同福村村委书记曾艳忠说:“去年环保问题整治时,我们村清理了300多亩牛蛙养殖基地,村民租金收入也没有了,村委的压力很大。但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耕耘农业合作社,引进蔬菜种植企业,流转了600亩土地,解决了村民租金问题。而且,合作社准备借助驻镇帮镇扶村资金购买打田机、蔬菜种植机等设备,开展农机服务,争取将600亩蔬菜基地、11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200多亩撂荒田复垦业务承接下来,预计年利润可达60多万元,能够带动全镇剩余4个年收入不足10万元的村提高集体收入,而且填补了本镇没有大规模专业农机服务的空白。”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铺镇工作队抢农时、抓机遇,在驻镇帮镇扶村征程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家源

通讯员:林光涛 、杨嘉良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