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湖: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助水质提升
语音播报

 麓湖浅处水深约1米,深处有6米,是广州市四大人工蓄水湖之一,于1958年修坝蓄水,初名游鱼岗水库,1965年改名麓湖,主要由大湖、上湖、天鹅湾、畔山湾、聚芳园黄莲池组成,下接东濠涌,总水域面积有21.2万平方米。去年广东遭遇比较严重的旱情,这让湖水水位较往年浅了些,水域面积也有所缩小,但水中仍藻荇纵横,清澈见底,时不时就能见到鲤鱼、鳙鱼、鲢鱼等鱼类穿梭其间。记者了解到,麓湖在2018年经过修复治理后,水质一直保持在Ⅳ类水标准以上。

 广东省环境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金龙峰环保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麓湖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方、施工方,负责麓湖水环境的维护。该中心高级工程师杨燎原告诉记者,2018年以前,麓湖水体受到城市污水、雨水沉降等污染,水质一度发黄,并呈现富营养化,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

杨燎原介绍:“麓湖之前有三大先天不足,一是有外源污染;第二缺乏干净水源补给,只能等天下雨和各种污水作为补水;第三是无序放生,放生的生物品种五花八门,包括罗非鱼、雀鳝、螃蟹、乌龟、蛇等。罗非鱼作为外侵物种,对水生态和生物链的破坏非常严重,它繁衍特别快,平均每40天就能迭代,又属于杂食性鱼类,会破坏植物根系,把植物连根吃掉,因为罗非鱼的存在,沉水植物始终处于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中;而罗非鱼的价格又很低廉,它也成为市民最常放生的对象。

 20189月起,麓湖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实施。杨燎原介绍,麓湖当时的治理目标是4个主要富营养化指标(总磷、氨氮、总氮、CODMn)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同时沉水植物覆盖率要达到60%,水体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实现湖体的自净功能,形成亲水型的生态系统和景观。

“通过实地勘察,综合考虑周边水系的分布情况,我们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清水补给、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的治理思路。首先,在点源污控制方面,在凤鸣桥上游专门加装了一套快速生物过滤处理装置,专门用于治理暴雨时夹杂生活污水的雨水,确保湖体不发生二次污染;在面源控制方面,环湖的路面雨水、路面冲洗水、绿化灌溉水等经“生物拦截带 人工湿地”处理后,作为补水使用。之后的工作重点是生态修复,通过种植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投加净水蚤、光合菌、益生鱼类、虾、河蚌、螺等,构建相对稳定的湖体食物链,吸收分解氮磷和有机污染物,净化水质、改善底泥,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麓湖的自净功能。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终使麓湖成为“水清、岸绿、景美、人畅”的游览胜境。“我们在浅水区湖底种植了矮生苦草、轮叶黑藻,在深水区湖底则种植了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刺苦草,这样“主力部队”终成建制,全力投入治污战场。这些植物的优势是没有二次污染,长效性比较好。此外,我们在岸边还设计了生态驳岸,种植大量美人蕉、再力花、梭鱼草等挺水植物,这些植物的特点是根系非常发达,一旦有面源污染从岸边下来,就能被植物截留和固化。”

 杨燎原还介绍,针对外侵物种的治理,他们按照一定比率投入滤食性、肉食性的鱼类,如大头鱼,白鲢、黑鱼、青鱼等。“黑鱼可以吃罗非鱼的幼崽,其他鱼类则会进食蚊卵和飞蛾卵,我们构筑的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链,这一系列的治理方式改善了麓湖的整体环境,提升了项目的景观效果,也促进了市民游客对大自然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18年11月底,麓湖项目正式完工,华南农业大学、华清检测等第三方机构进行了现场取样检测工作,经评测修复后的麓湖水体中主要营养指标(总磷、氨氮、总氮、CODMn)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水体水质清澈见底。据悉,从2018年到现在,麓湖每月都会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水体检测,其水质一直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最近的一次检测是今年1月,同样也达到Ⅳ类水标准。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