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中的柴米油盐与世俗智慧
语音播报

市侩、匆匆、东道主、光棍、入流、伙计、新郎……这些看似寻常的俗语,究竟是怎么演变出来的?又有多少年的历史?在千百年口口相传的常言中,封存着多少曾经鲜活可感的柴米油盐、花前月下?茶余饭后的街谈市语里,又流动着多少世俗智慧、人间冷暖?它们如何饱受时间的揉、捏、捶、打,辗转至今,仍然喷薄着粗放的生命力?


很难想象,“五福临门”这一俗语,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0世纪的《尚书·洪范》里,距今已两千多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向源头追溯日常俗语的根系,寻访如今或已鲜为人知的古代社会生活。在100幅与100个俗语一一对应、意趣相映的精选古画中,俗与雅水乳交融,为活的语言打开了美的疆野。

《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是作家许晖“100个词”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延续了《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100个成语中的古代生活史》的风格,穿透时光的隔阂,回到俗语诞生之初的语源现场——那些热气腾腾的市井生活、熙熙攘攘的风俗百景,一瞬间跃然纸上。许晖以轻松晓畅的笔调,原汁原味、“入乡随俗”地展现了古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书继续沿用“100个词”系列独特的线装裸脊装帧,搭配四色全彩印刷,精选与100个俗语相应的100帧精美古画,打造“清明上河图”的意境,带领读者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民间智慧的同时,亦能看人间烟火,生生不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