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华农“牛学长”火了!
语音播报

“哞~~~”

华南农业大学的牛又火了。

近日,华农牛冲上微博广州同城热搜第一,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

“这是上过大学的牛吗?”

“他们不会真的在动物园里上大学吧?”

其实呀,华农的养牛传统已有多年,这群在校园里悠闲散步的牛牛住在该校兽医学院临床实习基地,由兽医学院统一管理。目前共有成年牛11头,牛牛们的平均年龄在6-7岁,在华农的资历可能比很多同学都要久呢,可谓是校园里的“牛学长”。

牛是华农人力耕不息的精神象征,更是华农人朝夕相处的挚友。

来!比比看!谁更“牛”

这些“学长”有点“牛”

每天清晨八点,“放牛阿叔”林叔都会来到兽医学院临床实习基地的牛棚门前,和这群“老朋友”相见。闸门一开,华农的牛群就开始新一天的“逛校园”。从临床实习基地出发,经工程学院院楼漫步至校史馆旁吃草,再途经大草坪与温氏楼,最后回到牛棚。一个早上的“散步”有时会长达三个小时,牛牛们就穿行于华农的楼、花、草、木和人之间,一派悠游自在。

“它们每天都走同一条路,对路线已经很熟悉了。”林叔说。据他回忆,牛群中最年长的已经在华农待了起码有八年之久。从林叔最开始在华农校道上放牛,牛群已经历经三代,数量从6头壮大到11头。因为常年与华农师生、居民相处,它们都养成了温顺、不惧人的性情。华农校园得天独厚的环境给予它们甜美的鲜草与温暖的阳光,它们也以长久的陪伴成为华农的标志之一。

被“牛学长”让路,是怎样一种体验?在校道上赶路的周同学心情本来有些阴郁,抬头间她看到了从小路里走出的牛群,“当时我跟领头最大的那头牛牛对视了。它带着牛群主动给我让路,好有礼貌!”当时她立马掏出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幕,心情也舒畅了不少。

把拍下的视频发上朋友圈后,周同学收获了家人朋友的连连“震惊”,她骄傲地回复道“它们是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学校的牛牛,不知道会是谁的毕业论文呢!”她表示,牛牛已经成为师生的一种情结,是华农一张亮丽的名片。

助力培养卓越兽医人才

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南区兽医内科学会秘书长、华农兽医学院副教授吴玄光介绍,这群在校园里自由自在漫步的牛群是教学实验用牛,学生们能在《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和《兽医产科学》等兽医专业核心课程见到它们的身影。

吴玄光1979年入读华农畜牧兽医系本科,已经在华农校园里度过了42个春夏秋冬。看着学校从最初的几栋楼建设成今日“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他感慨颇深:“学校变得越来越好,兽医学科越来越强。陆续建起的实验楼,大力引进的科研人才,种类丰富的实验、教学动物……教学科研条件在日渐改善。”

谈及网红“牛学长”,吴玄光笑着说:“它们性情温和,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实践课程的好帮手。以牛牛为载体,学生们得以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临床实践课程内容涵盖视、触、叩、听等诊断方法以及喂药、打针、抽血等治疗技术,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新时代兽医人才。

在课上,学生们以牛为友,训练兽医临床诊疗基本操作技能,不少兽医学院的学生还以其为毕业论文研究对象;在课下,学生们会轻抚性情温和的牛,与它们合影留念。

兽医学院的叶同学表示,自己仍记得在《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学》实验课上第一次听到牛的胃肠蠕动音的场景。“一开始接触它们时是兴奋大于害怕的,一方面是因为牛牛性格温顺,另一方面是因为学院有专业的保定措施,实践过程非常安全。”叶同学表示,相比起只在牛舍饲养,在草坪上放牛更有利于牛群的生长繁殖和身心健康。

除了“网红”牛牛以外,实习基地里还饲养着两匹马“芒果”和“爱童”,是兽医学院小有名气的“明星”。吴玄光介绍道,学院教学条件优良,打造了“教学实验室—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科研平台—校内教学动物医院—校外实习基地”五层次、一体化、开放式的卓越动物医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兽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学设施完善、实验仪器设备齐全,有效地锻炼、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近年来,兽医学院学生连续四届获得全国“生泰尔杯”动物医学技能大赛特等奖或一等奖,连续五届获全国“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大学生组)特等奖或一等奖。

被问及“如何看待牛牛在网络上爆火,受到网友喜爱与关注”时,吴玄光欣慰一笑:“很高兴有这么多人关注、喜爱学校的牛。这是对华农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良好生态环境的肯定,是农林类高校的特色。”长期从事动物医学教学工作的他,坚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民众的关注,会有更多人认识、了解、热爱兽医这个专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兽医。

一代代华农兽医人薪火相传,不断夯实学科建设基础,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据悉,兽医学科是华农瞄准“世界一流”目标建设的高原学科之一,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27位,第四轮学科评估获评A-级别。华农兽医学院院长冯耀宇表示:“未来,学院将聚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聚焦特色优势、服务国家急需、强化统筹协调,肩负起’一流学科’建设新时期的使命和担当。”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 陈芃辰
图/通讯员提供
视频素材/华南农业大学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视频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霞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