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省妇联围绕科技创新主题,评选了第十二届南粤巾帼十杰,同时授予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其中,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简称抗震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玉宏上榜。
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很多人看来,土木工程是典型的工科,野外作业多,需要学习的知识繁杂多样,从事土木工程工作或研究的女性相对较少。
但在马玉宏眼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作为一名女科学工作者,她说,自己在工作中,从来也没有考虑自己的性别。
大学毕业后,马玉宏就与土木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2000年博士毕业后,她师从中国地震局谢礼立院士。面对“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标准”这一国际前沿课题,在谢礼立院士的带领下,她和团队克服资料缺乏、研究难度大等重重困难,历经10余年潜心研究,建立了全概率、多目标抗震性态设防理论。她和团队的研究作为3项创新性成果之一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推动我国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002年马玉宏被引进到广州市建委工作,2004年来到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加盟周福霖院士团队,致力于隔震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从纯理论研究转向了理论与试验、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
然而,由于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期间,马玉宏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初到广州大学工程抗震中心时,她曾陷入“理论研究丰厚,实践经验缺乏”的窘境。
“以前我没有做过实验,而手上的项目又必须马上上手,那段时间我很焦虑。”但马玉宏没有被吓退,她认真学习,项目负责人、同事,包括抗震中心临聘的工人师傅,都成了她的老师。她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请教,恶补试验书籍和试验标准,终于逐步掌握了振动台试验技术、压剪试验等技术,补齐科研短板。
不分昼夜做实验 半年后“惊喜”减肥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为了能够拿到第一手资料,研究建筑结构真实的破坏状态,找到能够提高建筑结构安全的技术方法,马玉宏和抗震中心团队奔赴地震现场进行考察。“至今,我仍然忘不了那天清晨,含泪与2岁儿子告别、将孩子拜托给家人照看的情景。”
作为团队唯一的女性,马玉宏和男同事们一起爬进已经被破坏的建筑,深入内部去查看破坏的形态,分析破坏的原因。从汶川回来后,她和同事积极投身到震区的恢复重建工作中,共同承担了20多栋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工作。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的超级工程,面临长期复杂海洋腐蚀环境和地震的双重威胁。为此,马玉宏带领团队在国内外首次系统性地开展了海洋环境和地震耦合作用下隔震支座及材料性能劣化理论和试验研究,历经10年,创建了海洋环境下橡胶隔震支座及材料耐久性理论。
此外,她还带领团队对国内外数十家厂家的隔震产品开展了大规模型式检验。那段时间,她和同事们不分白天黑夜地做实验,常常累到筋疲力尽。“我没有称过体重,不过半年过去,我忽然惊喜地发现,生完孩子后穿不进去的衣服裤子又都能穿进去了。”
马玉宏参与编制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桥梁减隔震装置技术要求》和《减隔震产品的型式检验及技术标准》,形成了跨海大桥隔震装置技术标准,为港珠澳大桥隔震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做出了贡献。这些成果作为5项创新性成果之一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侧记:
见缝插针处理工作 回家更像住宾馆
3月7日早上不到8时,马玉宏就已赶到了位于大学城的办公室。准备会议材料、签字审批、接受记者采访……她要赶在上午10:30的会议之前,完成这些事情。
这种紧凑的工作安排,是她日常工作的常态。
科研、教学、行政工作,马玉宏说自己每天都要“多线程”处理各项工作,唯一的秘诀就是见缝插针利用碎片时间,提高效率。“对我来说,周一至周五,回家更像住宾馆,只有周六日可能会在家陪孩子吃饭。最近忙起来,周末也没空在家吃饭,住校回家的孩子都埋怨了几声。”
目前,马玉宏带的6名在读博士生中有2位女生,5位硕士研究生中有1位女生。“专业没有性别之分,只有个体学习的差异。作为一名女科学工作者,不要考虑自己的性别,男性能做的工作女性一样能胜任。”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广大宣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霞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