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礼记》全新点检版来了
语音播报

《尚书》是传统“五经”之一,

是上古历史档案资料的汇编,

是探索研究上古

文化风貌的重要元典之一。

《尚书》由于其源流久远,传习过程历经劫难,版本、文字、编次都不同程度发生了变化与错乱,形成了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两个系统,历代对此也众说纷纭。

最近,四川文艺出版社特请专家学者对其选篇进行详注精译,希望《尚书》这一经典能为更多人阅读、了解。

《尚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尚书》一直是孔子教导门徒的重要历史典籍,篇句中流露出的儒家精神思想亦值得后人考察。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以儒家礼论为主,内容涵盖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等,阐释礼经意涵,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等各个方面,可指引后人阅读礼经的思考方向。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

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 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本书分别选录两书中重要篇目,进行译注,力求让读者更好地学习理解书中思想内核,从而使儒家经典在新时代重焕生机。

《礼记》语言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译注者简介

顾迁,男,1981年生,2000年起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陆续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苏州大学文学院讲师。

吕友仁,男,1939年生于西安。196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外语系,曾任中学外语教师多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通讯员:骆赟多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