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製造業重返香港?特區政府欲打造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園區
语音播报

01

特區政府提出在北部都會區內

打造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園區

香港特區政府雖然已經提出了構建香港北部都會區的初步設想,但是其具體的內容尚在討論之中,在深圳及粵港澳和其他關注此問題的人中也有各種想法。

但特區政府總體想法是,在北部都會區內打造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園區,這個園區內將聚焦信息、生命、材料科學與技術領域,合作引進一批港澳及國際化的科研項目與平台,並且圍繞集成電路、5G通信、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深港優勢產業領域,合作開展核心技術攻關與中試支持計劃,共建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

02

製造業重回香港是

振興香港經濟的根本舉措

我認為,特區政府所提出的只構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園區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將構建以高科技製造產業為主的產業經濟帶作為主要目標。在這個目標中的核心要義,就是要讓製造業重回香港。

事實上,早在2017年,我就發表文章提出,製造業必須重回香港,這是解決香港深層次經濟問題的根本措施,也是重新發揮香港巨大作用的根本措施。

香港現在的根本問題,就是自身經濟發展嚴重畸型和扭曲,自香港本土製造業北移至珠三角後,就產生了嚴重的本土經濟產業「空洞化」。

很多人沒有從這個角度認識到香港經濟發展問題的嚴重性。其實,只要對比一下當年亞洲「四小龍」中其他「三小龍」的發展狀況,對此問題就可以一目了然。我們都知道,韓國、新加坡和台灣都成功地實現了製造業的產業轉型-從加工貿易產業為主體的經濟,轉型為高科技產業為主體的經濟,唯有香港的製造業(包括轉移到珠三角的絕大部分港資企業),幾乎還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

判斷一個經濟體是否成功轉型,往往是看在這個經濟體中是否有世界級的企業和全球著名品牌的產品。韓國有,新加坡有,台灣有。香港迄今為止,除了金融、房地產和物流業在世界享有聲譽外,在製造業上沒有任何世界級的企業和享譽世界的品牌產品。

不僅如此,之所以要強調一個國家和地區一定要保有製造業作為支柱產業,而且製造業要實現產業轉型,就是因為只有保有製造業且製造業的產業轉型成功後,才能保證這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能夠在新的發展階段上不斷持續穩定地增長,而這種持續穩定的增長,最重要是能夠維持每年新增(也包括原有)勞動力的就業。

對於任何一個經濟體來說,如果經濟增長不能滿足新增就業和原有就業的水平,其社會就是不穩定的。而對於任何一個社會,當就業出問題時,社會就要出大問題了,老百姓就要鬧事了。因為他們找不到工作了,沒有生活來源了,不能養家餬口了,他們對政府,對社會的各種不滿就會以各種形式爆發出來。

就連世界最強大的美國,原來號稱早已進入「後工業化時代」,將本土製造業大量轉移至其他發展中國家,但現在由於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崛起所導致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美國的本土經濟也出現了大問題,製造產業及與其配套的上下游產業空洞化導致失業嚴重,貧富懸殊,民不聊生,因而社會矛盾日益激化。

正因如此,從奧巴馬開始,就已提出要讓製造業重返美國;而特朗普更是憑着「要讓製造業重返美國」和「要讓廣大失去工作崗位的普通勞動力能夠重獲就業機會」這樣的口號和競選策略,贏得大選。現在的拜登政府,不但繼續大力實施製造業回歸美國的政策,而且更是提出了上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其實說到底,都是要解決美國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從而解決美國深層次的根本矛盾。

香港目前在製造業領域就業只有兩萬人,而香港藉以為重的金融、港口物流和高端服務業,由於就業門檻過高,能夠吸引就業的能力有限,因而對香港本土經濟反哺作用不大,再加上科技創新項目屢屢遭阻受挫,導致房地產成為支撐香港本土經濟的主要產業,香港本土居民大部分就業也只是在建築業和餐飲、零售、旅業等低端服務業。

正因如此,香港大部分普通民眾這麼多年來的收入沒有得到很大增長;而且隨着香港的一些高端服務業不斷遷往內地,還在不斷失去就業崗位。由此導致香港社會出現越來越嚴重的貧富懸殊問題,社會矛盾也越來越尖銳。

從特區政府最近公佈的數據看,2021年香港的經濟預期仍不會有太大起色,不但傳統產業增長乏力、新興產業乏善可陳,而且曾經享譽世界的航運中心,年貨櫃吞吐量一落再落,在2019年甚至被越南超過。

當前解決香港要做的核心的事情,就是重振香港的經濟。而重振香港經濟的根本辦法,就是要解決香港的產業空心化問題,讓製造業重返香港。對於香港來說,製造業重新回歸還不僅是要解決就業問題,而且還有另外的重要意義,那就是只有本地製造業發展起來,那些香港賴以享譽世界的高端服務業-金融業、物流業、航運業以及為生產經營活動提供高端服務的法律、設計、財會、會展等專業,才能有的放矢的為本地經濟服務,才能進一步帶動本地的就業和稅收,給本地經濟帶來活力和增長。

03

應構建以高科技製造產業

為主的深港產業經濟帶

怎樣才能讓製造業重返香港呢?當然不是讓那些低端的加工貿易產業和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後產業重返香港。我在2017年發表的文章中建議,要在深港邊界建立類似於新加坡「裕朗工業走廊」 那樣的新興產業經濟帶,吸引包括國內和全球優秀的高科技企業和新興產業到這裏來落戶安家,既可利用香港金融、物流,國際免稅港的優勢,又可利用中國國內主要是深圳的資金、人才、科技的優勢。

在深港邊界劃出十幾平方公里甚至幾十平方公里搞新興產業經濟走廊(而不只是1平方公里的河套地區),毫無疑問會給香港帶來大量的勞動就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緩解香港普通勞動力的就業困難,同時也會進一步帶動香港高端服務業的就業和發展,這些高端服務業不但在本土有了直接服務的對象,而且還會為香港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更多的直接稅收。

這樣不但可以大大地緩解香港普通百姓和中產階級對香港回歸多年後仍未享受到回好處的不滿,大大緩解香港貧富懸殊的尖銳社會矛盾,同時也會大大緩解香港社會內部仍然存在的(現在只是隱而不發)對中央政府施政方針和政策的不滿,從而為中央政府在新條件下從根本上解決香港問題創造一個能夠真正得到大多數百姓擁護的堅實的社會基礎。

如果說,2017年我在提出構建深港高科技產業走廊的建議時,還只是提出這樣一個設想,沒有任何可行的基礎,而現在特區政府主動提出要在鄰近深港邊界地區打造一個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這就為構建這樣的產業經濟帶提供了完全的可能和巨大的發展空間。

更何況特區政府提出「北部都會區」的設想後,必然會在這個廣大的地區及深圳相應的合作區中,建設所有與這個產業經濟帶相配套的科研服務、生活服務,商業服務、金融服務、運輸服務,IT服務等大規模基礎設施和配套建設,也必然會建設大量的民用住宅,這將進一步帶動香港的大量就業和各行各業的發展,也會從根本上解決困擾香港多年的居民住房問題。由此我們深信,香港的重新繁榮已經指日可待,深港邊界一座世界級現代化新興城市體也將出現在東方的地平線上。

04

打造深港高科技產業帶的基本可行性

首先,還是要想一個實際問題:想要打造深港高科技產業帶,有可能吸引大量國內外高科技產業和新興產業到這裏來落戶嗎?

回答是,應該有很大的可能性。因為企業落戶深港跨境產業帶,至少有以下三大好處:

一是有利於企業的低成本運作。香港本身就是國際免稅港,因此對在這裏落戶的企業來說,無論是各種設備、原材料、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其進出口關稅都可以減免,非常有利於企業的低成本生產、銷售、運輸和管理。

二是有利於內地企業產品的進出口和提高國際競爭力。香港直接與國際市場對接,而且又是國際免稅港,同時又具有世界一流的金融、港口物流和國際航運等優勢,因此內地企業而在這裏生產和銷售產品肯定會大大地有利於進出口,有利於提高國際競爭力,有利於搶佔國際市場。

另一方面,還可以規避許多國家對中國大陸製造出口產品的貿易壁壘限制;同理,在香港生產的國內企業,從技術和材料設備進口來說,也可以規避某些巴統對中國大陸企業的限制。因此內地企業到這裏設廠,對其進出口、減免稅、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搶佔國際市場都大有好處。

三是有利於外資企業進入國內市場。由於這個產業帶是深圳與香港的跨境合作區,因此對到這裏落戶的外資企業也大有好處,最大的好處,除了上面所講的低成本運作有利於提高競爭力外,就是方便進入中國市場和佔領中國的國內市場。

當然,能否真正吸引國內外大量的高新科技企業到這裏來落戶,最終還要看在這個產業帶實行怎樣有效的政策,建立怎樣最符合企業實際需要的營商環境,實施怎樣最符合國際市場規則的運行機制。

05

構建深港高科技產業走廊

對新時期國家雙循環戰略的重大意義

構建深港跨境新興產業經濟走廊不僅對香港經濟具有根本的重要意義,而且對新時期國家雙循環戰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由於香港具有全球一流的金融、國際航運、港口物流、高端服務業的優勢,而深圳具有國際一流的創新能力、高新科技產業配套生產能力、日益完善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龐大的科技人才和專業技術隊伍,同時兩地正在形成全球頂尖的科創企業、研發機構和高等院校聯合建立的重點科研合作基地,加之這裏又具有前面所講企業落戶經營的三大好處,因此,在深港高科技產業帶最應該引進代表當代最先進水平的工業4.0企業及其技術,最應該把這裏打造成為中國工業4.0的主要基地。

在這裏打造中國工業4.0基地,也是在中國新時期雙循環戰略中繼續讓香港發揮橋頭堡巨大作用的核心要義所在。由於香港自改革開放以來就是外資、外企進入中國大陸主要通道,其作為獨立關稅區和國際免稅港又具有與國際市場「無縫對接」的獨特優勢,因此在這裏搞工業4.0,就可以最充分利用香港在出口、金融和海外市場等方面走出去的優勢,不但最方便大量引進海內外先進企業和先進技術,而且最方便在這裏研發、製造、生產、銷售和從這裏出發去佔領國際市場。

作者:李羅力 |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理事長、馬洪基金會創會理事長、中制智庫專家委員會委員

聲明:文章來源於綜合開發研究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澎湃新聞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鄺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