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嗬!虎年到,人欢笑,南雄非遗把春报。闹新春,花灯俏,姓氏名都光彩照……”连日来,在南雄,一首非遗歌曲刷爆朋友圈,受到当地各年龄层人士的喜爱。“没想到文化还能这么玩,里面不仅有我们传统的采茶调还有说唱,当古老遇见时尚真的很有意思!”小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平日里喜欢玩音乐的他,听了这首歌曲后大感惊喜。
“一说起非遗,许多人总是觉得又老土又陌生,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更是敬而远之。所以,我们就本着守正创新的宗旨,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融入时尚元素,让我们古老的非遗文化‘年轻’起来,重新‘圈粉’。”南雄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钟筱蓉向记者介绍说,这首非遗歌曲的歌词主要是围绕当地现有的28个非遗项目展开,音乐以《新年好》歌曲元素构建副歌旋律,采用南雄采茶音乐《盘花》为音乐基调,再融入现代说唱、茶调、粤剧、朗诵等多种文化元素。
“香火龙,板灯龙,火龙火狮火凤火虾还有九十九节龙。高脚狮,磨地狮,青草狮,鸳鸯狮还有双龙舞双狮……”结合歌曲,南雄市还专门制作了时长近两分钟的歌曲视频,于当地各历史名迹取景,以采茶戏、街舞等为表现形式,全面展现了南雄非遗文化。该歌曲视频一经推出后,便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和点赞转发。
“在听这首歌之前我没想到我们南雄有这么多的非遗文化,比如说我们平常吃的酿豆腐、饺俚糍,经常看到的高脚狮、磨地狮等等都是非遗。”小郑告诉记者,甫一看到歌曲视频后,他马上就分享到了朋友圈和自己的班级群聊,让大家共同来欣赏其家乡的非遗文化。
“我们这个非遗歌曲视频推出的当天点击量就上万,这也证明我们的这个宣传方式是有效的。”南雄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钟筱蓉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也会结合当下流行的表现形式,真正让南雄的非遗文化以及其他传统文化,以新形式在新时代“活”起来、“动起来,“年轻”起来,真正让文化实现时尚“出圈”。
据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集体、群体或个体所创造并被后代通过口传心授等精神交流的方式所传承的文化财富,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自我身份认同的符号。南雄自古以来便是南北通衢,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
近年来,当地秉持“保护为主,活态传承”的理念,深入基层,初步摸清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与分布,在选好和培养传承者的同时,进行大力普及和推广,让老祖宗的传统技艺代代承继、不断弘扬。目前,南雄市正式确认的非遗项目有28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2项,占全韶关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瑜 通讯员吴荧屏、李子亮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