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答客问》
了解孔子的独特人生
和他生活的时代
体会历经时光淘洗
仍璀璨的思想精华
感受杰出思想家、
教育家的人格魅力
近日,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了先秦诸子研究领域专家、历史学者王长华的社科专著《孔子答客问》。
王长华教授在先秦诸子领域深耕数十年,《孔子答客问》一书便是其研究成果的结晶。在充分占有史料并严谨辨析论证的基础上,本书采用活泼生动的“问答”文体,系统全面地呈现了孔子的生命历程和思想脉络。
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被尊为“至圣”“万世师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及其思想不仅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长期居于核心地位,更对东亚、东南亚各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对孔子及其思想的研究热潮长期延续,广大读者热衷于通过阅读儒家经典及相关著作了解这位“至圣先师”。然而有关孔子的作品中,学术著作往往精深晦涩,令非专业人士望而却步;故事、传记等形式的知识普及读物则难免浅尝辄止,难以充分满足读者进一步探索研究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孔子答客问》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可谓独树一帜:在内容方面,本书严格遵循学术研究的理念,蕴含丰富史料的同时展现了诸多创新研究成果,立论严谨,逻辑清晰,对孔子的身世际遇、思想学说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在形式方面,本书更是别出心裁,通篇以问答方式写就,使读者化身“门客”,孔子则“亲自”答疑解惑,循循善诱,娓娓道来,生动直观。
阅读本书,仿佛跨越时空,与孔子展开面对面的交谈,这位圣哲似乎不再仅是高高在上接受崇敬与膜拜的存在,而成为我们身边亲近的老师、熟悉的长者,令人倍感亲切。本书分为十一个章节,一问一答间,仿佛孔子循序渐进地“引领”我们深入他的世界。首章《生命的历程》如同一部人物小传,依时间顺序完整铺展孔子的生平经历,使读者首先对孔子其人有基本的了解;
其后六章分门别类阐述孔子的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美学以及经济、军事和历史思想,将博大精深的思想学说进行系统梳理,帮助读者在宏观把握孔子思想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往深处探索;最后四章则介绍孔子的弟子、友人,以及孔子的思想学说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影响,由此,对孔子形象的呈现不再局限于孤立的个体,而孔子的思想如清泉,源远流长,也充分得以展现。
本书中,“门客”的提问反映出学界、坊间关切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常年争论不休的热点、难点;“答问”则基于详实的史料、审慎的考据分析以及对孔子精神气质的准确把握。
本书有助于消除对孔子的刻板印象。教科书、文艺作品中可能只展现出孔子性格的部分侧面,谈起孔子,许多人脑海中或许只有由“智慧”“谦逊”“善良”等元素构建的模糊影子。而通过本书的阐释不难发现,较之温和无棱角的模糊形象,历史资料中的孔子个性鲜明,不时展现出自信、乐观、果决的一面。
孔子也曾年轻气盛,有过初生牛犊不怕虎并因此受挫的经历;变为成熟的成年人后,面对内心反感却必须登门拜谢的人,孔子也会使用圆滑的“小技巧”,特地挑选对方不在家的时间前去拜访。对于学生,他会有自己的偏爱;对于朋友,他会不留情面地“吐槽”……
对于孔子的思想学说,许多未深入研究的人或许亦有误解——那些不是封建的“僵化教条”吗?在现代社会,孔子的儒家思想还能有多少积极作用?本书准确把握孔子的思想脉络,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进行了细致剖析。
孔子的观点最初是怎样的?儒家思想在历朝历代如何发展演变?那些被抨击的内容,有多少真正是孔子自己的主张,有多少是后世学者基于自身理解或出于不同目的而“阐释”“改进”后的理论,又有多少是世人附会、曲解的结果?
本书一一分析,还“孔子的儒家思想”以本来面貌,展现孔子思想的学术命运,继而揭示出孔子的思想历经时间淘洗,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原因。
《孔子答客问》
王长华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通讯员:易肖奇 恩惠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