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腊八,有冷空气应节吗?
语音播报

今天,农历腊月初八,

我们迎来腊月的第一个节日。

中国传统的“腊八节”,

俗称“腊八”。

喝腊八粥、制作点腊八蒜……

关于这个节日,

可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人们常常从前一晚便开始忙活。

腊八一早大功告成,

或合家食用,或馈赠邻里。

暖粥相送之间,

是温情的接续传递。

百合寓意“和和美美”;

桂圆比喻“团团圆圆”;

栗子象征“大吉大利”;

核桃代表“阖家幸福”;

还有糯米、红豆、甜枣、花生等。

腊八粥丰富的食材里,

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俗专家王娟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腊八节人们常吃的饮食有腊八粥、腊八面等,也有的地方会喝“腊八酒”。腊八节到了,过年的大幕也就此拉开了。

腊八节与“腊祭”习俗有关?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佛成道节”等。

资料图:腊八节当日,雍和宫的工作人员熬制腊八粥免费发放。记者 韩海丹 摄

也有说法称,在中国古代,一些地方很早就有与“腊”相关的“腊祭”习俗,时间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这种习俗后来被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

过腊八节,很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几经演变后,腊八粥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当然,煮腊八粥,不同地方的人家使用的材料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等,再加点红豆、花生或者葡萄干之类的。

“关于腊八粥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王娟介绍称,其中有个故事,告诉人们生活中要“勤俭节约”,“相传以前有个人,浪费了很多粮食,他身边的人觉得可惜,便悄悄收了起来。”

豆子、米……收起来的粮食有各种类型。到了年末,浪费粮食的这个人家里没米下锅,就把这些积攒的粮食放在一起煮粥。此后,这家人也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有的地方会在腊八粥里加入一些香菇或蔬菜。但总的来说,煮腊八粥用到的食材一般比较多,得有十来种,多的时候可能有十几种、二十多种。”她表示。

除了喝腊八粥,还有哪些习俗?

包括喝腊八粥等各种饮食习俗在内,腊八节可能承载着很多人温馨的记忆。

曾有老北京人回忆,自己小时候,熬腊八粥一般在腊八节那天凌晨四点左右,粥里要放一点青丝红丝,或者红白糖,三四个小时过去后,煮好的粥香甜可口。

资料图:工作人员将定制的腊八粥摆放整齐。泱波 摄

“以前家里的长辈过腊八节很认真,会给大家准备腊八粥,还要提前泡腊八蒜,比较有仪式感。”提起过腊八节的经历,程女士这样对记者说道。

的确,在腊八节,具有象征性的食物还有腊八蒜、腊八面等。人们挑选上好的大蒜,用醋泡好,等到了除夕吃饺子的时候,蒜已经变成了漂亮的绿色。

“另外有说法称,蒜和‘算’谐音,这也在提醒人们,年底就要到了,有欠款或者账目盈亏,要及时计算清楚。” 王娟说,也有的地方会在腊八节这一天喝“腊八酒”。

每个人都是传统节日的“载体”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个节日的到来,意味着年近了,人们为过春节做着准备,忙得不亦乐乎。

“传统节日,为人们提供了家庭之间相互联系、维系亲情的一种渠道。”王娟认为,在准备过节的过程中或者过节时,人们深化了“家”的传统观念,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

对节令饮食、民间习俗,或是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也有不少是通过传统节日来实现的。在王娟看来,我们应当重视传统节日,通过过节去感受节日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她认为,要重视当前人们的精神与生活需要,将传统节日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这些节日的‘载体’,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腊八了,有冷空气应节吗?

随腊八节应景的,是10日夜间-11日一股中等偏弱冷空气携小雨入粤

有多弱?毕竟是“中等偏弱”那一档的,“制冷”效果要比6-7号的弱冷空气好一些。

过程最低气温出现在12日早晨:粤北的北部市县5~7℃(高海拔山区2~4℃),其余市县7~17℃,其中广州9℃

由于冷空气南下带来的北风要强于海上吹来的南风,两者并不势均力敌,南风很快就被怼到海上,激不起太大“水花”,中南部降水不怎么明显,但是云多,阳光没前几天那么好,能get阴凉体验卡,需要穿上夹克、风衣等厚度的外套,顺便还可以凹造型。

图片

寒冬腊月,数九时节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喝一碗腊八粥

香喷喷、甜滋滋、热乎乎

过去一年的酸甜苦辣全都释怀

只剩唇齿间氤氲着的香甜

仍在外打拼的你

别忘了跟家人打一通视频电话

看看家中为过年做的准备

听听父母絮絮的话语

任暖意在周身蔓延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广东天气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林传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