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荔园小学:强化育人主阵地 在“减法”中做好“加法”
语音播报

操场上,数十名学生在老师的细致讲解下练习投篮,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教室内,孩子们认真临摹硬笔书法,一笔一画,整齐工整;舞蹈室里,伴着动感的音乐,孩子们扭动身躯,一招一式,活力四射……这样的活动场景在广州市黄埔区荔园小学校园里随处可见。

图片

图片篮球场上同学们正在练习篮球

“双减”以来,荔园小学课后服务时间长了、内容多了、质量好了,一系列“加法”留住了更多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通过自主选择,实现学有所乐、学有所长。

学校通过课堂提质增效、优化作业设计、加强家校合作等方式,将育人主阵地做大做强,让“双减”政策在落实中缓解了教育焦虑,优化了教育生态,更回归了教育本质。

课堂变得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

回答好如何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道理其实很简单,只有校内“吃得饱”,才不必去校外“加餐”。在荔园小学校长刘玲萍看来,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是“双减”行稳致远的“保障线”。

走进荔园小学的课堂,不再是老师“满满都是干货式”的四十分钟讲授,更多地是让学生讲和练,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

荔园小学二(2)班语文老师程玫说道:“以前上课前,老师做的是备课,现在更多的是备学生,我在课前要掌握学生学到什么程度了,再根据他们的进度设计课程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程玫认为,“双减”减的是学生过多的课业负担,但是对老师而言,却要做加法,“首先态度要‘加’,业务水平更要‘加’。”她表示,老师不单是教会知识,更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据介绍,荔园小学各学科老师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通过集体备课、项目式学习、综合实践学习等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双减背景下,立足校内资源,开发特色课程,是荔园小学践行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探索。每年10月,学校会举办数学节,通过竞赛拓展了数学教学形式,孩子们比拼七巧板、玩转魔方、百变魔尺等,借用数学的知识原理在游戏中闯关解难。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设计,让知识更加生活化和应用化,让孩子们可以在实践中探索,做到了“从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图片

图片数学课,同学们练习“华容道”游戏拓展思维

学校还开设了41门选修课程,包括烹饪类、乐器类、美术类、舞蹈类和音乐类等,供孩子们自主选择。其中,荔园小学的体育选修课极具特色,击剑项目还曾培养出全运会冠军。

图片
同学们在操场练习击剑

图片同学们在舞台练习街舞

作业不仅变少了,还更有趣了

单元式、分层级作业设计,游学研讨、绘画游戏......为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荔园小学想尽办法优化作业设计,例如将作业布置纳入教研体系,控制作业总量,控制作业完成时间。经常性开展提升作业质量的研究,优化作业设计,坚决杜绝机械、重复性作业。

刘玲萍认为,好的作业设计切忌“一刀切”,要抓“重难点”,要有分层,有梯度,要考虑学生不同的认知差别,可有基础必做,选做和探索提高等不同层次类型的题目。

程玫告诉记者,她布置的基础性作业,会安排全部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对于一些个性化的作业,会进行分层,或给学习进度较快的孩子多布置一篇阅读题,或督促进度较慢的孩子继续背诵没有按时完成的古诗。

学校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作业管理的运行与改革,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职能及其相互关系,达成互动共生,有效实现作业管理主体的结构优化。

图片木工课上,同学们认真上课

除了要求老师在作业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荔园小学同样重视学生的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自我管理机制。学生是作业的完成者,方法和内驱力是有效完成作业的关键。作业完成的先后顺序、时间安排、重点难点、自我反馈等内容都是学生作业管理的一部分。学校不断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管理方法,使其自我规划、自我监控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方式与学习能力得到成长。

该校六年级二班的张致立同学表示特别喜欢做数学作业:“夏老师的作业很有趣,我记得有次作业让我们分小组完成,做数学手抄报,用图画的形式讲解数学知识、发散思维,编写数学小故事等。”这样的作业布置让孩子们不再是学习枯燥死板的公式,而是感受生动的数学魅力。张致立说,她在英语科目成绩较好,老师常常给她多布置一篇阅读题,“题目不多,我每天多花十分钟就能做完,长期积累下来,收获比较大。”

家校合作协同 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

“双减”半年,不少家长已经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改变。“家长和孩子互动娱乐、情感沟通时间明显增多,家庭和学生的压力明显减少。”二年级学生家长江雀说。“学校提供了托管,现在孩子在学校做完作业才回家,养成了孩子课后第一时间做作业的好习惯。”另一位家长说道。

不过,孩子们的作业变少,有家长表示心里“没底”,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在没有纸、笔作业作为衡量标准的情况下,往往拿不准孩子知识掌握程度如何。对此,荔园小学一方面积极倾听家长的意见,并做好沟通和交流,有效打消家长的顾虑。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家校协作,积极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改变“唯学业成绩”的观念。

学校安排了相应的“‘双减’家校配套服务”。老师们根据各个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家长指导性的清单,鼓励家长陪伴孩子阅读,或者亲子共同完成一项作业如制作绘本等。 

此外,学校还不定期赠送育儿书籍给家长。每个家长在家长会上拿到一本学校精心选购的育儿类书籍,在阅读后由老师组织书籍交换阅读的方式,力图让家长们多积累科学育儿经验方法。家长江雀特别赞赏学校这一活动方式:“我之前读过学校推荐的一本培养孩子专注力的书,收获非常大,而且学校还会购买影片分享在每个班群里,这一周就推荐我们看《村路弯弯》这部教育类的电影。”

“双减”落地以来,荔园小学积极响应,不管是老师、孩子还是家长都积极投入到这一场教育改革。刘玲萍校长说道:“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双减实行将近五个月,我们很难说一下子就达到既定的目标,这是不现实的。但在课堂上,教师行为的改变,已经通过孩子们逐步将效果呈现上来。”

撰文:信息时报记者 徐珊珊 实习生 谢颖瑶

摄影: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叶伟报

信息时报编辑:黄英奇 见习编辑:梁健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