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茶的过程中,
我们很少把茶具和
茶器去做严格的区分,
经常把二者笼统地混为一谈,
这是一种不应该有的疏忽。
陆羽在《茶经》里,
对茶具和茶器,
从概念上做了严格的定义。
最近,当代著名茶人,知名茶学者静清和先生《茶与茶器》(修订版)出版。在唐代以前,由于原始条件下的药、食、饮同源,因此茶与茶器的发展,并没有发生多少的交叉。
作者介绍:陆羽把关于采茶、制茶的工具,定义为茶具。把与烹茶相关的不可缺少的用具,把对茶的育化有改善作用的工具,全部定义为茶器,并着重对茶器做了详细的阐述,从而赋予了茶器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格。
二十四茶器
值得注意的是,严于茶事的陆羽,在《茶经》里竟然没有提到承载茶碗的托子。陆羽在《茶经》中,连一个小小的茶夹,都表述得如此详细,因此,他不是故意遗漏或忽略了茶托。假设真属疏漏,即使陆羽不去修订,常伯熊等人也会一定纠正的。由此只能证明,在陆羽《茶经》完成之前,茶托还没有出现,或尚未正式启用。
(剔红茶托)
“消失”的茶托
茶托,又叫盏托、碗托、茶船。清代顾张思的《土风录》中写道:“富贵家茶杯用托子,曰茶船。”宋人程大昌的《演繁露》说:“(茶)托始于唐,前代无有也。”唐人李匡乂《资暇集》记载:茶托子,“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手,取碟子承之。既啜,杯倾,乃以蜡环楪中央,其杯遂定,即命工以漆环代蜡。宁善之,为制名,遂行于世。其后传者,更环其底,以为百状焉。”宋人程大昌的记载可以说明,在唐代以前,茶托还没有出现。据唐人李匡乂说,茶托子出现在唐建中年间。同一时代的人提供的佐证,往往最为可信。
(南宋银鎏金茶托及茶盏组合一套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来看,唐宋贵族们喝茶,多用木质茶托。首先,漆雕木质茶托,质轻精美。其次,木质茶托,隔热性能较好。宋代审安老人《茶具图赞》中的漆雕秘阁,就是很重要的例证。“漆雕秘阁,名承之,字易持,号古台老人。赞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吾斯之未能信。以其弭执热之患,无拗堂之覆,故宜辅以宝文,而亲近君子。’”漆雕秘阁就是雕漆茶盏托,承茶盏之用,以消除烫手之患。
清代以后,包括近代我们使用的茶托,都与清代以前的茶托大相径庭,亦非一物。明末以后,当酒杯的形制,影响了茶盏的大小和器形以后,过去酒杯的承盘,就相应变成了今天广泛使用的茶托。
陆羽所处的时代,为什么不使用茶托?其原因可能与当时的茶碗太大有关。唐人喝茶时,可以食指在下、拇指在上,双手持握,捧着饮用。
也可单手持握,端着喝茶,况且茶汤在茶碗里的容量,不会超过二分之一。等后来茶盏的体积逐渐减小,一只手端着茶盏喝茶,且无法上下持握时, 利用茶托隔热,避免烫手,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是陆羽扬越抑邢,大部分越窑的茶瓯,圈足高且中空外撇,比起玉璧底的邢窑茶瓯,隔热条件会好很多。
(唐代越窑茶瓯)
茶盏大约出现于晚唐,当时的盏、瓯,还没有明确的细分。晚唐苏廙《十六汤品》说:“且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茗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六分。万一快泻而深积之,茶安在哉?”在此文中,瓯与盏是通用的。宋代范仲淹诗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其中的紫玉瓯,就是兔毫盏。
茶器以载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不离器,器以载道。陆羽把煮茶、饮茶的器具称之为器,已经使这些基于日常生活的茶器皿,具有了超日常、非日常的精神和文化意蕴。至此,茶器已不仅是简单满足于饥渴的日常器具了,而且蕴含了更深层次的“道”的内涵。正如马林洛夫斯基所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已转化为文化的需要。”
正因为茶器承载和涵盖了文化、境界、审美和精神等诸多因素,因此,陆羽强调在正规的雅集、茶会活动中,要注重茶器的实用、美观、圆融和完善,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由此可见,在陆羽的视野里,在陆羽的精神世界里,一席茶中的茶器,是否齐备完美,已关乎茶道之礼仪与兴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通讯员:桃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