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韶关新丰:代代匠心沉淀,百年饼印传承
语音播报


韶关市新丰县梅坑镇张田村是广东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饼印产销地之一,出产的张田饼印曾远销珠三角乃至海外地区,2007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近日走进了张田饼印韶关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唐勇的家中,倾听他从事饼印雕刻44年以来的故事。

和张田村很多工匠一样,张唐勇的父亲给祠堂雕梁画栋谋生,兼职做饼印帮补收入。夜晚在一盏煤油灯下雕刻饼印,是幼年时期张唐勇对父亲的记忆。1977年中学毕业后,张唐勇回到张田村,跟着家人学习制作饼印,从选料、锯木开始学起,慢慢练就了一手技艺。

改革开放后,月饼市场的繁荣给饼印制作带来了发展良机。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张田村的手工艺人大胆地前往珠三角地区找业务、接订单,走上创业道路。

张唐勇也成了其中一员,“当时十多天就要去一趟广州,去找厂家酒楼。”回忆起当年坐长途大巴只身前往广州跑客户的经历,张唐勇显得有些兴奋。

为了拿到广州名牌饼家莲香楼的订单,张唐勇每次都去跟采购师傅攀谈,混个脸熟,再推销下自己。当时的张唐勇才三十岁出头,在看重经验和积累的手艺行当里,这个年纪是缺乏竞争优势的,何况是莲香楼这样的大品牌。

“因为年纪轻,人家怕你手工不好,不敢让你做”,张唐勇说,“后来找他次数多了,采购师傅说认得我,每年都来,给我点面子,就给了几个饼印让我做,看看我的手工如何。后来他觉得还不错,就把单给我了,一做做了十多年。”

如今,大型月饼生产商全部使用机械化生产,塑料印模取代木质手工饼印成为这一行业的绝对主力,传统手工雕刻饼印逐渐淡出市场。

村里不少手艺人纷纷转行改业,张唐勇选择了继续坚守,同时也在寻求改变和出路。从2007年开始用气模机,到2013年学习使用更为精细的雕刻机,张唐勇慢慢适应了新的市场环境。

如今除了给几个老客户做木质饼印外,他主要给佛山、汕头、广州等地工厂雕刻塑料印模,销量好的时候成交量能达500个,传统手艺在工业技艺的加持下实现了转型。

在饼印销售淡季,张唐勇主要制作文创产品。在张唐勇看来,做月饼的人才需要饼印,饼印要触达不做月饼的人,尤其是旅游市场的年轻人,文创产品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设计了一套刻有十二生肖的张田饼印钥匙扣挂件,2019年带去广东(佛山)非遗周参展,备受现场观众青睐。如今钥匙扣挂件逐渐打开了销路,有顾客主动找上门来成批订做,县内一些旅游景点、糕饼商店也有售卖。

2018年,张唐勇被定为张田饼印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推广非遗文化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这是‘法’字,这两个字是‘禁毒’。”张唐勇向记者展示了几个特殊饼印。这是梅坑镇中心小学为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委托张唐勇做的创意产品,他们希望借助非遗文化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提升宣传效果。对于张唐勇来说,这也是普及推广张田饼印的一种方式。

2020年以来,为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新丰县开展了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张唐勇受邀前往梅坑镇中心小学、回龙中学和马头镇大席小学作科普讲座,现场展演张田饼印的制作工艺等等,很受年轻学生欢迎。

但跟大多数传统手工艺一样,越来越少年轻人愿意从事饼印雕刻。张唐勇的儿子学习了两年雕刻后,还是选择外出打工,只有在饼印销售旺季才回来给父亲帮忙。张唐勇对此不反对,但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很希望年轻人来学,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瑜 

通讯员:陈欣欣、梁文婷、温振鹏、许淦宾

视频/新丰县融媒体中心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