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杏林寻宝——第十三届中医药特色技术演示会”在羊城上演,延续以往12届演示会的精彩,8种中医特色绝技登台亮相。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吸引近6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收看。
经过多轮筛查和论证,今年杏林寻宝共呈现了月老臂针、高雨针刀、钟氏三阳开泰针法、平衡推拿术、罗氏正骨法、孙氏踩跷理筋术、导引疗法、熊氏少林大易筋经8项特色疗法,来自全国各地的8位中医特色疗法“高手”汇聚一堂,演示各自的拿手绝活。
月老臂针“献宝人”冯大为,其微针体系定位方案独特,刺法简捷、高效,对于痛症等具有优势。
高雨针刀“献宝人”高雨,对治愈疼痛有独门针刀手法。“腿现在感觉舒服多了,背部也没有那么紧张了,效果很快!”现场体验了高雨针刀诊疗的宋阿姨,接受了6针针刀后颈背紧张、腰部疼痛的症状缓解了大半。
钟氏三阳开泰针法“献宝人”钟源,创制了多种内外科经验方、针刺手法和推拿整复手法。“扎了三针,感觉后背发热,鼻子一下子就通了。”现场体验的叶小姐连称“神奇”。
平衡推拿术“献宝人”张瑞霞,运用柔和舒适的手法为核心,从而达到人体内在平衡、外在平衡和标本兼治的效果。
罗氏正骨法“献宝人”罗素霞,北京市双桥老太太罗有明的嫡孙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项目中医正骨疗法的第五代传承人,她的手法稳、准、轻、快,在筋骨病诊疗方面具有鲜明的中医骨伤特色。
孙氏踩跷理筋术“献宝人”李东红,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氏踩跷理筋术”传承人,理筋术汇集《黄帝内经》《医宗金鉴》等“踩”法,以中医辨证为基础,“心法”为技术灵魂,达到机触巧生,心驭法出的踩跷技术体系。
“这个招式叫做‘凌波微步’。”只见李东红双臂支撑双杆,拱起脚尖依次按压背部穴位,在特制的治疗床上舞出一段“足下的推拿,背上的芭蕾”。
导引疗法“献宝人”郑自力,河南省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郑氏导引疗法”代表性传承人,通过有意识的形体引导,唤醒人体潜在意识,激发本能反应,提升生命活力的中医导引医学诊疗体系,包含导引形体、导引呼吸等方面内容。
熊氏少林大易筋经“献宝人”李家驹,为广东省非遗项目西关正骨李佩弦的嫡系传人,也是熊氏少林大易筋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熊氏少林大易筋经的导引不借助于器械,通过合理操练,在静中求动,以此锻炼气血,融合身心。
“今天的‘杏林寻宝——中医药特色技术演示会’非常精彩,充分展示了中医药特色疗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主任胡镜清表示,希望广东省中医院作为全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在寻访和挖掘过程中,能够将这些好的中医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整理成书,加强推广和交流,好好地把老师们的特色技术疗法传承下去,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好保障。
“杏林寻宝”活动共举办了13届,广东省中医院的专家们走遍大江南北、海外各地,寻找安全有效的中医药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累计梳理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474余项,实地走访254项,共有126项上台展示。医院通过跟师、进修、办培训班等方式引进53项特色疗法,其中组织跟师42项,培养院内继承人310余人次,为18名老师建立名医工作室并给予经费扶持,为7项特色疗法组建了中医特色疗法专业小组,通过标准化、规范化、人才培养,使一批特色疗法在广东省中医院生根发芽;形成“杏林寻宝”相关专著62部,相关课题研究102项,发表相关论文151篇。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庄映格、张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