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看澳门”——澳门的铅活字印刷及文献在深圳展出
语音播报

11月24日,为深化大湾区城市间的文化交流,携手建设人文湾区,“从文献看澳门”——澳门的铅活字印刷展暨深圳图书馆馆藏澳门文献展在深圳图书馆二楼银树大厅开幕,将持续至12月24日。

展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包含近50幅展板,80余幅图片,1.7万文字,并展出部分珍贵文献。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张杰,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汉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管理厅长吕志鹏,深圳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张岩出席仪式并为展览揭幕。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管理厅图书资源发展处处长伍家骏、高级技术员李淑仪,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共文化处处长聂昌友、对外文化交流处二级调研员于治,深圳各区图书馆馆长等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澳门的铅活字印刷展”及主题讲座“从议事亭藏书楼馆藏看澳门铅活字印刷”“深圳图书馆馆藏澳门文献展”三项内容组成,旨在透过澳门公共图书馆与深圳图书馆的相关珍贵古籍报刊等文献,展现澳门在西方印刷术东传和中西文明交汇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多维度呈现澳门历史人文风貌。其中,“澳门的铅活字印刷展”和主题讲座“从议事亭藏书楼馆藏看澳门铅活字印刷”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联合主办,深圳图书馆和澳门中央图书馆承办。“深圳图书馆馆藏澳门文献展”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深圳图书馆主办。

张杰在致辞中表示,“深圳与澳门同处岭南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此前,两地文化主管部门、图书馆在澳门联合举办了‘匠心——深澳传统手工艺展’‘书籍的史前史’等展览;今天又携手在深圳推出‘从文献看澳门——澳门的铅活字印刷展’及主题讲座,讲述澳门在传播西方印刷术及中西文化交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此外,为增进深圳市民对澳门的深入了解,深圳图书馆还精心遴选澳门相关图书和文献,策划了‘深圳图书馆馆藏澳门文献展’,从历史、文化、教育、艺术等角度,展示了一个独具特色又魅力多彩的澳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深圳与澳门正携手助力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希望两地继续深化文化合作与交流,共享丰富多元文化资源,涵养同宗同源文化根脉,筑起情感‘连心桥’,扩大人文‘朋友圈’,构建文化‘同心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吕志鹏在致辞中表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致力保护文化遗产,引领艺术审美,扶持民间社团,培育文化艺术人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鲜明的澳门文化历史特色,融入大湾区的未来发展,担当着中西文化交流平台的重要角色。为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加强粤港澳的文化交流合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和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携手合作举办‘从文献看澳门——澳门的铅活字印刷展’。展览将展出议事亭藏书楼所藏与‘铅活字印刷’主题相关的数十种珍贵古籍及报刊,展示澳门在西方印刷术东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成就和贡献。  

文献互赠环节,吕志鹏代表澳门公共图书馆向深圳图书馆赠送《碰撞与交流:澳门中央图书馆外文古籍提要》《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排印本)《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标点影印本)等文献;张岩代表深圳图书馆赠送《深圳图书馆馆藏古籍图录》《深圳文献·深圳人著作目录(文学卷)》《深圳图书馆馆藏古籍精萃肆苏文忠公策论选》等文献。

从澳门铅活字印刷看中西文明碰撞和交融

澳门是中国南海的明珠,亦是东西文明交融互鉴的高地,铅活字印刷东传后最早在澳门落地生根,逐渐壮大,并传播至我国内地、香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澳门的铅活字印刷展”生动讲述了西方印刷术东传的历史,展现了澳门在中西文化交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议事亭藏书楼馆藏看澳门铅活字印刷

李淑仪博士是澳门公共图书馆管理厅外文古籍研究员,她在主题讲座“从议事亭藏书楼馆藏看澳门铅活字印刷”中介绍,“澳门议事亭藏书楼已历92年风雨,收藏了大量铅活字印刷的西文古籍、报刊,这些文献如实地记录了铅活字印刷在东方的传播历史。中国木活字印刷术源于宋代,经丝绸之路辗转传至欧洲,由德国人古腾堡改造成‘铅活字压印’,再由西方经‘地理大发现’的航海路线将活字印刷术传入澳门。落户澳门的土生葡人以及华人与当时居澳的英美法人士合力制作铅汉活字,将洋汉铅活字印刷术进一步改良,使之在五口通商后,得以在华开花结果。澳门在西方印刷术东传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本次展览筹备历时长达一年,凝聚深澳两地公共图书馆同仁心血,呈现多姿多彩的澳门文化,同时也为澳门城市文化发展送上美好的祝愿!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轩慧 通讯员:黄婧、李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冬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