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他为企业奋斗50年,为员工募集2亿元爱心基金
语音播报

2021年9月17日,国新办举行扎实做好民政在全面小康中的兜底夯基工作发布会,提出了三大措施进一步发挥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作用。

在“共同富裕”目标下,“慈善事业”在中国渐成浪潮。而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共同富裕正不知不觉成为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共识。

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在商业市场取得卓越成就的企业家们能否在“社会责任”的新赛道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向善”之路,同样值得社会多方思考。

就在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光电器”)董事长周海昌日前的一大义举引得社会关注。

这位五十年前每个月拿37元工资,带领着员工,不怕苦不怕累,拧成一股绳打造出了一家国内电声行业龙头企业,被员工称为“榜样”的企业领头人,竟在五十年后无偿捐赠筹集约 2 亿元成立“百年国光爱心基金”,悉数用于公益慈善事业。

据悉,该基金用于改善退休员工的生活福利、奖励对企业有重大贡献的员工、扶助重疾和生活困难的在职和退休员工、资助员工三孩生育,以及社会助学慈善等。

值得关注的是,周海昌所践行的“向善”,不仅仅体现在大笔捐资上,更体现在其理念中。

“这是我对企业和员工的回馈”“我明年就正式退休了,退休后我要和同行朋友多交流,还要学习各种新的经济业态”“人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不然很快会老年痴呆啦”……日前,记者专访周海昌爱心基金背后的温馨故事,尽管今年已经73岁,但记者仍然被他的睿智、幽默、健谈和满满的正能量所感染。

他说:爱心基金是对国光全体员工的回馈

11月12日,国光电器荣誉董事长周海昌在国光电器成立70周年庆典大会宣布广州市百年国光爱心基金成立。该基金由周海昌无偿捐资成立,目的是改善国光电器退休人员的生活福利,奖励对国光电器事业有重大贡献的员工,扶助重疾和生活困难的在职和退休员工,资助员工三孩生育,以及社会助学慈善等。

据悉,基金中约 60%用于改善退休人员的生活福利;约 10%用于奖励对国光事业有重大贡献的员工和资助员工的创新、发明行为;约 7%用于扶助在职和退休员工的重疾、生活困难和资助生育第三胎的员工;约 8%用于社会和公司内的助学等慈善捐赠;每年在收益中提取约 15%留作备用金。

说到创办基金的初衷,周海昌表示,“设立百年国光爱心基金,是为了建立国光独有的、以关爱员工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在精神文明和物质生活两方面,让国光人感受到国光有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让国光人上下齐心凝聚成一股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实现我们更美好的生活共同前行。”

而这段爱心基金的故事,和企业的发展密切相联。

在国光电器成立70周年庆典大会上,国光电器多个客户、供应商、员工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公司董事长陆宏达在大会上分享了公司过去持续稳健发展的成长经验,并深入阐释了国光电器未来的战略布局。据悉,国光电器成立于1951年,崛起于昔日的小作坊,从年产几百只传声器开始,发展成为一家专注于电声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05年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成功挂牌上市。公司产品覆盖了电声配件、扬声器单元、音响系统、数字功放、聚合物锂电池等,年销售收入超40亿元。

而在2000年那一年,国光职工受让了国有股权,国光电器成为民营企业,当时的周海昌被大家推举为董事长。“国光的改制过程多亏大家支持,全员持股,才有了后来的上市、变现,企业有了资金实力,才能发展到现在”。在周海昌心里,是国光人对他的信任,以及在此后二十年给予他的支持和帮助,让他有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经历,“企业是大家一起打江山换来的,我的一切也是企业给的,我要回馈国光”。 

创业初期:37元工资

骑单车回家,开心!

的确,在国光电器打拼了50年,周海昌从学徒工人、班长、工艺技术员、车间主任、劳资科长、副厂长、厂长、总经理、董事长一步步走来,国光电器的成长凝聚了他的心血,也凝聚了所有员工的努力。而提起这位广州市优秀党员,国光电器的员工都称他是“榜样”。

周海昌从小就喜欢无线电。他23岁就进入国光工作,在国光拿的第一份工资是37元,一直到七八年后,他的工资才涨到了43元。

涨工资后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银行存钱。“后来我用存款买了个单车,还骑了好多年”、“那时候一到周末一百多号人一起骑单车从厂里回家,队伍浩浩荡荡,真是开心”!说起创业初期的故事,周海昌的话语里透露出更多的是自豪和欣慰,而不是委屈和后悔。 


员工,是国光的财富

70年来,国光电器从当初的一百多万销售额,到现在40多亿的销售额,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已经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在周海昌眼里,无论企业如何壮大和变化,国光的人情味都不会改变。

由于国光电器前身是由许多家庭式小作坊合并而成,一开始就具备一种有爱的氛围。在企业合营之后,以周海昌为代表的领导班子也把这种氛围不断地传承下来。

“一个人在单位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长,如果单位工作氛围不好,那简直是一种折磨”,在领导层的带领下,国光就像一个大家庭,员工就像一家人。

在国光,有一个故事被广为流传。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国光厂子没有订单,300多人的工资没有着落。但是员工们并没有怨天尤人,或者抛弃国光,而是从上到下大家一起想办法。

周海昌回忆道,那时候有一百多人报名去修水库,因为那里有饭吃,可以为工厂减少开支,30多人去汽车公司当售票员;还有部分员工去灯泡厂吹灯泡。“那是个苦活、累活,很多人因此得了肺病”;还有员工回农村耕田。

剩下一百多人也实行生产自救,各自想办法,有电工师傅去修路灯灯头、电镀车间师傅去自来水公司做电镀水管、喷漆师傅去汽车公司翻新汽车、修家电、蓄电池翻新等等。

“说出来大家可能都不信,当时所有的员工在外面挣到了工资,都没有自己揣腰包,而是无一例外拿回厂里上缴,再由工厂统一给大家发工资”。两年后,工厂开始拿到了订单,全体员工又自觉返厂上班,就连当时端着汽车售票员这个“铁饭碗”职业的员工,也回到了厂里。“那时候我还没进厂,没有经历过,但是每每听到大家说起,都非常感动”。

如果有人问道,国光为什么能坚持这么多年屹立不倒?周海昌会说,因为国光人有一种不怕苦不怕累、对企业热爱且忠诚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每一位国光人都把这个企业当成自己的“孩子”,倍加爱护。

有一年,美国的客户公司设计出来一个产品,但是却无法做出质量达标的产品。周海昌跟客户拍胸口,三个月内达标。他带领技术人员没日没夜地攻关,不到2个月就完成了产品制作,技术也都达标。

一年后,客户公司想用更多的订单换取他们的技术专利。但没想到专利技术拿回去之后他们还是无法做出达标的产品。于是,客户公司决定拿录像机过来国光车间,把每个生产技术环节录下来。

让周海昌印象深刻的是,在拍摄的时候,生产线上几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不约而同都哭了。“几个小姑娘跟我说,这是我们自己发明,付出心血的技术专利,这样让出去,她们很心疼”……周海昌安慰员工们说,客户不但会给工厂购买技术专利的钱,而且还给更多的订单。

转让了技术专利后,国光不但拿到了一笔资金,而且也因为诚信赢得了客户长期的合作。“其实现在倒回头看,这个决定是对的。但当时员工们的反应让我感动 ,要知道她们当时都是些20岁出头的小姑娘,她们对国光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这样的员工,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财富”。


七十年的努力、七十年的专注、七十年的凝聚,国光电器现在已经拥有了一批优秀的电声行业管理及研发人才,建立了一支技术专业齐全、综合实力雄厚的约700人的研发队伍。国光电器目前拥有275项国内专利,38项国外专利,每年200多项新产品;拥有设备先进的消音室、声学测试中心、电磁兼容与安规实验室;研发投入逐年增加。

国光人才队伍的壮大,让周海昌感到很欣慰。他打算明年正式退休,要把机会让给其他的年轻人。不过,对于退休后的生活,周海昌可是一点都不含糊。

因为在行业内有口碑和知名度,不少同行的老朋友们都在等着周海昌去指点,而他也希望自己退休后能到处走走、看看,和同行们分享、交流,为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尽己之力。

有意思的是,73岁的周海昌还打算退休后好好研究一下抖音、直播带货等等新业态。“一个小姑娘带着麦克风,用电筒照着珠宝,一个月就能卖几百万,能不能用这个办法卖电器呢”,已经功成名就的周海昌仍然拥有一颗好学的心,正能量满满,让人不得不敬佩。

年过七旬的周海昌,心中怀着美好的愿望,他希望国光电器在新领导人的带领下,基于前人的深厚积淀,在未来广阔的声学产品市场上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席位。“我希望国光能成为持续创新,充满活力的百年老店”。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