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滑板项目正式进入东京奥运会,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滑板这一街头文化。今年7月,广州海珠区阅江路碧道全线建成开放,滑板公园正是该项目的延伸。从作为世界滑板日广州站活动举办场地的英雄广场,到海印桥北侧桥底的“半室内滑板场”,记者走访多个滑板运动爱好者的“聚集地”,接触了“滑龄”约十年的白领、在读研究生一年级的“新手”以及4岁的低领“板手”,听他们讲述对滑板的热爱、玩滑板的故事。
文/信息时报记者 卫静雯
图/信息时报记者 陈引
英雄广场
世界滑板日广州站活动举办场地
消暑纳凉、散步聊天、跳舞健身……夜幕降临,英雄广场变得热闹起来。这里是滑板爱好者常来的地方。10月31日晚8时,记者在英雄广场南侧看到十多名滑板爱好者在滑行、翻转、跳跃……
年轻人在英雄广场玩滑板。
“我接触滑板半年多,除了学校,城市的文化广场是我们‘板手’常到的地方,英雄广场我们也常来。”在广州读研究生一年级的小陈告诉记者,他的爱好比较多,滑板是其中之一。随着对滑板文化的了解,他对滑板的热爱也越来越深。
据介绍,滑板这项运动需要从入门动作抓板、上板、转向学起,刚开始不需要在专业的滑板场练习,只要是块空地就可以。“选择来英雄广场,主要是为了遇到兴趣相投的人,一起玩更有氛围,可以与不同年龄层的人交流和滑板相关的信息。”
阿毅今年27岁,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多媒体相关工作。他高中开始玩滑板,就是在英雄广场这里最先接触这项运动。他认为,滑板与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有着明显区别,它不需要固定场地,不拘泥于单一形式,“板手”可以在运动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想法而动。“滑板这项运动,不是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才喜欢的项目,希望大家改变对它的偏见。”
年轻人在英雄广场玩滑板。
“过去十多年,英雄广场都是世界滑板日广州站活动的举办场地之一,数百名‘板手’齐聚庆祝和比赛。大多数在广州玩滑板的年轻人都知道英雄广场。”接触滑板6年的小杨说。
滑板公园
开放性公园,设置滑板所需的基础设施
“琶洲的滑板公园建成后,就成了我最常练习的地方。”小杨说。今年7月,海珠区阅江路碧道全线建成开放,滑板公园正是碧道项目的延伸。
记者了解到,这个“滑板公园”建在琶洲大桥南侧桥底,没有明显的边界围栏,市民随时可以进入。公园内设置了一些滑板所需的基础设施,吸引了不少滑板爱好者。
夜幕降临,琶洲大桥底的灯亮了,绚丽的灯光给滑板公园增添了几分灵动和魅力,“板手”腾空做出高难度动作,翻腾、落地,发出一声又一声的“咔哒”声。
琶洲大桥底的滑板公园成了不少年轻人的聚集地。
“滑板项目进入东京奥运项目后,越来越多年轻人接触滑板,但炫酷的动作是无法速成的,需要不断练习。”小杨告诉记者,以前广州能玩滑板的广场不多,有些地方的保安会拒绝他们在那里练习。小杨认为,滑板公园的建立,可以看出广州的接纳和包容。
记者了解到,白天的滑板公园还会迎来一些低龄“板手”。街坊简小姐的娘家在赤沙村,平时跟4岁的儿子会来这里玩一玩。
海印桥北侧桥底
半室内滑板场,适合有经验的“板手”
10月31日傍晚6时,记者在海印桥北侧桥底看到几名“板手”在广场平地滑行,也有人在滑板区道具上跳跃、翻腾,旁边有十几名街坊驻足观看。“最近看到这里新增了这些设备,偶尔会有年轻人来这里玩,看着他们一次又一次跳跃、翻腾,感觉很有活力。”家住越秀区大沙头的张姨说,看着他们练习,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张姨告诉记者,天气好的时候她会来这里散步。以前这个广场是中老年人“包场”,大家在这里跳广场舞、下棋等。
“海印桥底的这个滑板场虽然面积不大,但道具相对齐全,练习了一段时间的‘板手’可以来这里挑战一下。而且滑板场在桥底下,算是半室内场地,可避免日晒雨淋。”小陈同学说。
“我以前看过同学玩滑板,自己也玩过一次,感觉很刺激,速度很快。”读小学五年级的童童和爸爸打完羽毛球后经过这里,发现有人在玩滑板便停下脚步观看。童童爸爸平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他说,如果孩子真的对滑板感兴趣,就会让她去学。
滑板爱好者心声
希望有更多的广场对他们开放
滑板运动给城市的街巷生活添加了一重色彩,让广州这座老城的街头文化更多样化。
“希望城市可为滑板爱好者提供更多设施,一些人少的广场可以对滑板爱好者开放,让这项源于街头的运动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发展。”街坊郑小姐说。郑小姐接触滑板大概有五六年时间,平时都是在室内场地玩,或者到一些销售滑板的店铺附近的广场玩。
街坊纷纷点赞
“文化就应该有多样性,广场给年轻人留出一个空间,让他们有练习和展示兴趣爱好的地方,很好。”——家住越秀区大沙头的张姨
“滑板就是一项运动,小朋友喜欢,就带他接触一下。”——街坊简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