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下沉”居住地,助力推进逢源街基层治理
语音播报

近日,小e从荔湾区逢源街了解到,自市委、区委部署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组织体系工作以来,逢源街道党工委扎实推动党员下沉居住地、党组织建在家门口、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三个全覆盖”,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上下联动”的基层治理格局。


推动党员下沉居住地全覆盖

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为落实“党员报到”,街道党工委召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成立工作专班,细化线上线下报到流程,全面贯彻落实社区报到轮值制度和24小时电话服务保障,并把推动与接收党员报到工作与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等街道重点工作相结合,确保党员报到“全街知、无障碍”。同时,街道发动已报到党员620人次,就地转化为社区“服务员”,共同寻找身边的党员。截至目前,街道共有2323名党员已回居住地报到,报到率达100%;累计接收居住地报到党员3489名。


逢源街党员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获得辖内居民点赞好评。


逢源街组织回社区报到党员参与辖内居民疫苗接种志愿服务。


逢源街实行“门前包干”制度,将每个党员“门前”范围划分为党员责任区,推动党员与网格居民群众沟通联系更加紧密。通过建立楼栋(片区)微信群,把楼栋内的党员和群众吸纳入微信群,在各自责任区中充分发挥宣传联络、邻里守护等作用。截至目前,已划定党员责任区900个,覆盖居民26227户,成功调解邻里矛盾359起,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232宗。


此外,逢源街全面整理报到党员基础信息,按职业、特长等进行分类,成立助老、助残、文艺、健康、电器维修、政策宣讲等77支党群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同时,街道将党群服务队与党员干部访千家进万户听民意解民忧结合起来,面对面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诉求。截至目前,服务队先后走访23141户,收集群众诉求259个,已解决259个,解决率达100%。



推动党组织家门口全覆盖

构筑基层治理“战斗堡垒”


逢源街搭建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责任区”五级基层组织架构,将街道12个社区划分为77个网格,100%全覆盖建立网格党支部,并把所有报到的党员不分级别、不分领域全部编入网格党支部。同时,分类分级组建79个党小组、77个党群服务队,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


逢源街耀华社区党委召开社区党员民情议事会,共同商议社区旧楼宇加装电梯、社区微改造项目等事务。


此外,逢源街建立健全多元共建机制,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推广设立民情议事会,推动解决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和居民反映的困难问题、矛盾纠纷等。街道按照双好双强标准,重点摸排掌握辖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离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物色1~3名群众基础好、威望高、号召力强的党员,作为党支部书记及委员、党小组组长人选,确保重大任务、紧急关头社区党组织能第一时间传递指令、收集社情民意、回应群众诉求。


推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

提升基层治理“智慧效能”


为提升基层治理“智慧效能”,逢源街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在全市率先建立“1+10+X”模式的党群“社区随约服务网上驿站”,全面整合社区居民议事、社工服务、社区小广播、社区大健康、退役军人服务等十多项便民资源,实现“线上管理、线下服务”模式。同时,利用微信功能,创立“一楼一群”、“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服务工作法,拓展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范围和方式,构建了社区便利线上线下15分钟生活服务圈。


为精准匹配服务,逢源街将街道辖内的党群服务队纳入“社区随约服务网上驿站”平台,以“菜单式”匹配形式推动党群服务队精准服务,如耀华社区逢源人家党群服务队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助老、助弱、助残、助学服务……让这些团体成为居民们“看得见、找得到、信得过”的身边服务队伍。


目前,该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了养老服务、志愿者服务、公益慈善、医疗卫生、智慧家庭等100多项功能服务,有效满足了居民群众精准化服务需求。


此外,在网上驿站设立的线上“党员民情议事厅”“党务居务公开”“社区互动空间”等栏目,通过组织开展线上讨论、投票等议事工作,鼓励和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居民足不出门参与社区事务。同时,平台上还开设社区直播间,将社区党组织工作情况拍成小视频在系统上直播,让更多党员群众了解社区工作,发动更多的党员群众和企业单位参与基层治理,有效促进了基层治理的多元化,提升基层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记者 陈丹婷】

通讯员 张广文、周炎

图片来源 逢源街道办事处

【编辑 bar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