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會區:香港經濟再一次騰飛必須依靠誰?
语音播报


2021年10月1日,在香港街頭,參加慶祝國慶巴士巡遊的人們揮動國旗和香港特區區旗。(新華社 圖)

日前,深圳舉行了「2021年第二次深圳智庫峰會」,在該峰會上,如何與香港北部都會區對接、匹配、平衡,成為深圳熱議的話題。在香港,香港經濟再一次騰飛,必須融入國家發展,也已逐漸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共識。

10月初,香港特區政府發佈2021年施政報告提出,要由創科推動香港再工業化的發展,使創科成為香港新經濟動力。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出,北部都會區將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整個都會區發展完成後,將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並提供65萬個職位,包括15萬個創科產業相關職位。

北部都會區重點發展創科,將與支撐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維港都會區互補。香港未來發展將依靠北部都會區與維港都會區並駕齊驅,互相輝映。

根據特區政府於施政報告繪畫的藍圖,北部都會區依靠國家發展,把握「十四五」規劃的機遇,將發展成為具規模的城市空間,成為香港境內促進港深融合發展和聯繫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地區。

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道,香港必將再次騰飛。

香港兩次騰飛背景都是抓住國家發展機遇


10月15日,香港青年學生觀看《國家相冊》大型圖片典藏展。新華社 圖

「北部都會區是開啟由治及興新進程的標誌性事件,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工程。」在日前舉行的2021年第二次深圳智庫峰會上,主持峰會的深圳智庫聯盟常務副理事長、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玉閣認為,未來20年,香港與深圳接壤地帶將產生第二個CBD和新增長極,深港應圍繞該主題持續溝通協調。

1947年底,上海商人李震之在香港創辦大南紗廠。作為二戰後香港第一家紗廠,它開啟了香港紡織業飛速發展的道路,成為香港第一次經濟轉型的縮影。香港紡織業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帶動經濟起飛,是香港成為「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動力之一。20世紀80年代,紡織廠北移,廠商逐漸遷往內地,隨後香港多間紗廠宣佈結業。21世紀,香港只余兩家紗廠還在生產。

如今的紡織業,早已不是香港經濟的重心。而它的興起和沒落,卻直觀地展現了香港經濟的兩次轉型。製造業北移後的香港,倚靠金融業和專業服務業實現了第二次騰飛,背後也是內地改革開放的大時代潮流。

回顧戰後香港經濟騰飛的過程,學界有多種解讀,最普遍的認識是,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香港成功完成了兩次重大的經濟轉型,分別促進了香港經濟的兩次騰飛。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論壇上指出,事實上,香港的騰飛從來就沒有脫離過中國內地而存在。

20世紀50年代起,香港由以轉口貿易為主的自由港轉變成為以產品出口為主的自由港,從而走上工業化道路,實現了第一次經濟轉型。王文指出,其時恰逢內地解放後,一批來自滬粵閩的資本、人才逃至香港,成為香港早期的發展基礎。內地來的企業家和勞工移民帶來了大量資金、技術和人才的湧入,推動了香港工業化道路的開啟,也成為香港製造業發展的開端。藉助於此,香港憑藉貿易型輕工業帶動了經濟的迅速騰飛。

第二次轉型則開始於70年代,於90年代大致完成。這次轉型促使香港製造業北移,經濟結構從工業製造業為主逐漸轉向服務業為主,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學界公認這次轉型的關鍵在於香港把握住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機遇,從而促成香港的初步崛起。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香港更是乘勢而起,藉助中國高速發展創造了香港的「亞洲奇蹟」。

香港的經濟轉型,依託內地而發生,也進一步加深與內地的合作。內地改革開放後,由於香港和珠三角之間形成了「前店後廠」的跨境產業分工體系,在一河之隔的深圳,深港邊境地帶先後建立起了羅湖、福田、皇崗、文錦渡、蓮塘、沙頭角、深圳灣7個邊境口岸。粵港兩地充分合作互補,促進了雙方經濟的飛速發展,也給香港再次騰飛中重要的金融產業和專業服務業騰出了空間。回歸後,香港強化金融、物流、旅遊和工商業四大支柱產業的發展,四大產業也成為香港經濟的支柱。

大灣區城市深度合作本是應有之義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曾發文指出,2003年後靠旅遊和地產帶動經濟復甦,實則「錯失良機」。他認為,第三次經濟轉型需要政府強勢支持,加大研發開支支持創科,並推動再工業化為科研及初創打造完整生態環境。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經濟與政策研究主管王春新也認為,香港在近年來貿易及物流產業相對衰落後,轉型發展關鍵在創科產業,但是「香港在80年代把依賴低成本的加工工序外移,但本土製造業沒有轉型提升,因而多次失去了發展高增值創科產業的良機」。

與此同時,內地城市創科產業飛速發展。近年來,大灣區的創新驅動發展不斷增強,逐步形成了以廣州、深圳為創新龍頭的區域協同創新格局。在研發投入上,2020年廣東省研發投入總量超過3400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R&D/GDP)也不斷增強,從2015年的2.47%提高到2020年的3.14%。而與之相對的是,香港公佈的最新數據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從2015年的0.76%增長到2019年的0.92%。而從產值來對比香港深圳這兩個毗鄰城市,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字,香港2019年創新及科技產業增加值只有234億港元,僅占本地GDP的0.86%;而深圳2019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多達10156億人民幣,約為香港的50倍,佔GDP比重高達37.7%。

從香港來內地創業的胡先生告訴記者,他親身感受到內地在創新創業方面有許多優勢。他提到,內地城市對於創新創業政策扶持的力度更大,對創業者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機遇。此外,內地優良的創新環境也在產業結構上給創業者更多選擇。「香港的產業結構還是比較單一,而內地就更多元。而且像互聯網企業這種新興科技公司,香港絕對沒有內地發達。」

此外,大灣區內城市創科發展的迅速也離不開城市間的深度合作互補。例如2011年,深圳市與汕頭市合作建立深汕特別合作區;2017年,廣東省提出《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2019年,廣州市和深圳市簽訂《廣州市深圳市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20年,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和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簽署了推進廣深科技創新合作框架協議。大灣區內的城市加深了合作實現合作共贏,也促進創新要素的流動和增長。因此,香港想實現創科發展,融入大灣區無疑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香港與珠三角的創科產業合作已具基礎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陳廣漢指出,深港口岸跨境人流與車流統計數據中,私家車早在2009年就超過了貨車,位居跨境車輛首位。「這反映了香港與珠三角產業合作從製造業向現代服務業、創科產業轉變,深港跨境就業、居住增多,社會經濟融合發展正在加深。」

香港最新的施政報告提出,要將北部都會區建設成國際創科中心。該規劃既是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創科、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決心,亦是順應時勢、把握機遇的努力。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並把深港河套納入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充分體現了中央對香港創科發展的堅定支持。

今年9月27日,特區政府發佈回歸以來香港首份營商環境報告,有針對性地回應國際社會特別是國際在港投資者的關切。當時,香港中聯辦發言人也發表談話指出:「一國兩制」是香港營商環境的最大優勢。中央高度重視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和市民根本福祉,制定出台大量惠港利港措施,竭盡全力支持香港發展。「十四五」規劃為香港確立了新的發展定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在向縱深推進,橫琴、前海改革方案讓香港迎來新的機遇,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得天獨厚的營商環境更顯優勢。駐港外國商會從中看到機遇、看到商機,對媒體表示「香港營商環境優良,仍將扮演面向國際和內地的超級聯繫人角色」。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副教授黎晨表示,香港和珠三角可以延續過去「前店後廠」的合作傳統,未來實現大灣區內的「前研後產」,利用香港的大學科研優勢,實現大灣區內的產學研合作。他亦指出,現在香港的大學多把分校區設到內地,也是這種趨勢的體現。「香港北部已有許多大學校區和科學園區,此次發展創科可以考慮連點成線、擴線為面,共同建設北部科技園區。」

「科技運用研究及產業化正好是大灣區的強項,完全可以填補香港中下游之不足。」王春新也指出香港想在創科產業上實現突破,融入大灣區是必行之策。他認為,大灣區內的創科合作,有利於城市間互補短板。「一方面以香港全球頂尖的基礎研究能力去補大灣區基礎研究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以大灣區高超的科技運用研究和產業化水平去補香港的短板,全力協助香港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他強調香港必須推動「官產學研」的結合,將研究成果產業化。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香港需要全心全意和深圳協調發展,使整個創科的產業鏈更加完備,這樣香港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就會更強。「香港在科研、吸引國際人才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有一定的優勢。而兄弟城市深圳、東莞有着先進制造業的基地,把研究成果轉化成商品的能力很高。」他強調香港需要與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有更緊密合作,所以邊境地區將來會起變化,整個北部都會區會匯聚香港的創科產業。

深圳反響迅速,香港的下一步棋在哪裏?


從深圳河看深港兩地,圖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正在加緊建設。 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

面對香港北部都會區拋出的引子,深圳方面迅速提出了「臨港都市帶」構想。日前舉行的2021年第二次深圳智庫峰會上,深圳智庫聯盟理事長、市決咨委專職常務副主任高振懷提到深圳要規劃與「北部都會區」對接、匹配、平衡的「深圳臨港都市帶」。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玉閣建議支持深圳國資國企、大型央企和民企等參與北部都會區建設;支持深圳企業到北部都會區設立雙總部、分公司、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等機構,開展項目合作,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在接受專訪時說,北部都會的規劃就是基於香港和深圳多年的合作而提出的,「近年兩地的合作都以創新科技為主,中央支持港深打造『一河兩岸』:深圳河以北有福田、羅湖,深圳河以南以後將會有個新田科技城,它比落馬洲河套區要大兩倍。北部都會區也是基於這樣的合作基礎上構想出來的」。她表示,香港一直有這個能力成為創新科技中心,但以往的政治環境嚴重阻礙政府施政,導致提出任何建議都必被反對。而過去一年多來,中央通過頒佈香港國安法和完善特區選舉制度,使得立法會脫離了泛政治化的內耗環境,因此特區政府能提出這樣的施政報告。

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創會會長張克科分析了當下深港合作呈現的四個轉變:由「深圳單邊單向階段性推進」轉變為「香港主動提出雙邊協同對接共進」;由「特定空間」到「沿邊境縱深全方位規劃」;由「基礎設施、創科發展」向「公共服務、人才集聚、社會協同、居住就業和生態文化、商旅」等全面規劃;由「單向推進的招商融資政策導向」向「規劃對接、服務對接、標準對接、智慧平台對接的共贏新機制」轉變。

在抓住「十四五」規劃下香港轉型的機遇的方向下,香港正在調整思路。接受南方報業專訪時,林鄭月娥指出在「香港國安法」及「改善選舉制度」中央兩大舉措下,香港已經「撥開雲霧見青天」。但未來想要真的儘快落實北部都會區規劃,林鄭月娥認為,香港特區政府一定要提升管治效能,譬如政府架構要改變,要有更多有為的人加入特區政府,公務員系統職位應該「能者居之」等。

關於重組政府架構,林鄭月娥在最新的施政報告中已經提出一些初步設想,其中就包括擴大創新及科技局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改變香港「工業式微」的觀感,並凸顯由創科推動香港再工業化的發展。她還提出可能增設副司長主理新界北發展,並與深圳市政府緊密聯繫,共同推進相關項目。

林鄭月娥對南方報業記者透露,「在今年5月的時候,我們已經梳理出很多具體的項目需要推進,所以成立了19個專班。」這19個專班中不少已為北部都會區做準備。

香港亦有聲音認為特區政府應當學習內地,從制度上展現決心推動改革。香港傳媒人、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董會主席于品海發文建議,香港可學習深圳、上海,設立「香港北發展領導委員會」,在組織上和政策上力行改革,政府全力推動落實北部都會區規劃,社會才會相信規劃並非空談。他認為,香港特區政府在城市規劃和審批上效率極低,要建設北部都會區,必須先推行制度改革,否則將「寸步難行」。

來源:南方+(記者 王勇幸 李心迪 張瑋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鄺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