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文物志⑨|百年前化龙的村民生活如何?这座洋楼见证了历史变迁
语音播报

从龙源路镇政府旁的小路走进塘头村,刚进来就会看到左边有座风格与周围建筑明显不同的小洋楼,每天都有很多村民路过此处,大家对小洋楼的来由了解多少呢?这座静静坐落在此的小洋楼,已经不再引人关注,但它却见证了近百年来发生在这里的那段风云岁月!



适庐的由来

乡人曾称之为“冇辫树洋楼”


小洋楼名叫“适庐”,也叫“永树楼”,位于番禺区化龙镇塘头村子荫路1号,为民国时期所建,是南非归侨、化龙黄氏族人22传黄永树回国定居时自建的住所,如今空置,无人居住。


据实地了解,该建筑一直以来,主要是居民住宅。从屋主的生平事迹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



对于适庐的由来,屋主黄永树的儿子黄杰陵在2018年立下的《适庐志》中这样记载道:先父黄永树,号俊生,字汝荣,原居于福田街,少时随其父以舂米为业。十八岁时,往广州打工,学做厨子。几年后,不知藉何机缘(传是自卖猪仔),由香港经南洋辗转到南非做工。十年后首次回国,其时他蓄短髪,与乡人之长辫迥异,人称之曰“冇辫树”。其后几十年,多次往返南非,58岁(1933年)回国定居,买地建楼。楼为砖木结构洋楼式建筑,围墙门楼上塑有“适庐”两字,唯乡人只称之曰“洋楼”或“冇辫树洋楼”,在邻近乡村,曾名噪一时。



适庐见证动荡岁月

曾经求一安乐窝,殊非易事


《适庐志》中写道:“‘适庐’者,舒适居所之谓也,但当时国弱民穷,求一安乐窝,殊非易事。”


适庐在刚建设时,就遇到阻挠,后来日军入侵,屋主一家不得不搬出去,几经易手、几经修缮,最后适庐回归到屋主手上,但后代早已不在村中居住。《适庐志》的表述简洁,但字里行间让人真切感受到当时时局的动荡、百姓生活的不易。


《适庐志》中介绍道:居住几年,日军侵华,家乡沦陷,盗贼蜂起。父子遂入村心街租屋居住,有屋亦不能居也。及后日军进驻村中,此楼被强占,遭破坏凌辱,莫此为甚。日寇撤离后,迁回居住,稍作维修,天台围栏中之“俊荣堂”三字,改为“适庐”,惜窗门已不复往时光景矣。


楼主年迈,迭遭变故,又忧思南非亲人,身体每况愈下,1943年辞世。1951年后,此楼曾先后被借用,没收,作农会及乡政府。1958年落实华侨政策退还,维修后借与友人居住并照管多年,后空置。


▲大厅、房间全都是白墙。


▲该天窗位于二楼,可将物品从一楼吊上来。

▼木质楼梯,部分地方还用混凝土维修。


适庐几经风雨

如今是区文物保护单位


适庐是一座两层砖混结构建筑,中西合璧,具有民国时期的建筑特色。适庐原为砖木结构建筑,在过去几十年大大小小的修缮中,依旧保有原先的建筑风格,但与最初的建筑结构也有所不同了。屋主一家将天台、外墙重新修建,因为下雨水浸严重,还将一楼大厅加高。据曾经借住在此30来年的英姨介绍,填高后还是会水浸,后来慢慢就不在这里住了。


▲庭院虽小但精致,还有一口水井,现依旧有水。


据介绍,适庐几经风雨,漏水严重。1991年由其孙辈集资,将原天台拆除,改成钢筋混凝土铺盖,变成砖混结构,围栏恢复旧观,正名曰“永树楼”。梯屋不再用瓦顶,外墙加石米批荡,只此不同于原状。前院门口围墙,亦拆下重建,仍像旧观,但原红砖间勾缝工艺,不复见矣。屋内常因雨水而被浸,水深及膝,故将厅内原花阶砖地面覆盖填高,铺砌前院暂未处置,但仍是大雨必浸。


▲庭院一角。


▶如今外墙是用石米批荡,据介绍,外墙曾铺设的是这青砖。



▲窗户、围栏等依旧保有当时的特色花纹。


2010年11月,适庐被公布为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9月,番禺区文物办、化龙镇为保护文物,与屋主协商、制定了

维修保养方案并出资,当年10月完工,适庐得以更好地保存。



化龙镇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历史名人辈出、文物古迹遍布全镇、民间文化艺术历久不衰,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活化乡村历史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化龙镇党建办(宣传)、化龙镇文体中心联合微社区e家通化龙飞升推出化龙镇历史文化专题系列报道,跟着我们一起探访、领略化龙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图文记者 小飞飞】

【编辑 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