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所学校设奖金激励青年教师,首届获奖者说“教育是用爱呼唤爱”
语音播报

教师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在广州从化流溪中学,学校将骨干教师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此前,从化教育人朱秉钧先生的女儿代表父亲捐资10万元,设立青年教师奖教金,奖励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激励青年教师为崇高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近日,流溪中学教师邝玲玲今年获得了首届“朱秉钧青年教师奖”。

邝玲玲表示,感到很荣幸,特别兴奋和自豪。“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我们自己首先要懂得感恩。要感谢帮助过我们的人、激励过我们的人。”获奖后,邝玲玲代表获奖老师给朱秉钧先生家人写了一封信,以表谢意。

教育是“用爱呼唤爱”

2007年6月,邝玲玲毕业于广州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毕业去了从化教书,2016年,邝玲玲调到流溪中学,她说:“九年的山区中学从教经历给了我很多历练的机会,近五年在城区中学任教又开拓了我的教育教学视野,让我慢慢变得成熟起来。”

每接手一批学生,邝玲玲给自己的要求都是“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喜爱”。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她认真去备好每一节课,希望他们在自己的课堂上学有所得,同时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生活,与他们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

邝玲玲总是把学生放在心上,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高兴,也为他们存在的问题而苦恼。邝玲玲记得,有一位女学生无心向学,经常违纪,科任老师和班干部多次向她反映问题。了解了她的情况后,邝玲玲与她进行谈心,进一步了解她的真实想法。原来这一个女学生是一个留守的孩子,她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家里只有一个老奶奶,也管不了她。她一个人在晚上常常玩电脑游戏,凌晨两三点睡觉已成习惯。长时间缺乏关爱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她也没有目标,对未来不抱什么希望。

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邝玲玲和她的父母进行比较深入的沟通。最后,女孩的爸爸决定回家陪伴她,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邝玲玲在学校特别关心这位学生,看到她有了一点进步便大加表扬和鼓励。她在校表现慢慢就好转了。中考时,她考上了本校高中部。在毕业纪念册上她半开玩笑地写道:“等我出来工作后,每个暑假记得留给我至少一周的时间,我要与你环游世界!”

邝玲玲跟学生的关系很融洽,她表示,只要用心对待学生,学生都能感受得到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用爱呼唤爱”。

为师的幸福莫过学生学有所成

在流溪中学的五年,邝玲玲感慨在学校里遇到一批好领导、好同事。五年来,她见证了学校的变化和发展。

五年前,邝玲玲调到流溪中学。“当时校长跟我说,要把过去所获得的荣誉都抹掉,现在从零开始。”如今五年过去了,邝玲玲已成为广州市骨干教师、广州市特约教研员、从化区首届教育系统教学能手。她辅导学生参加省、市、区比赛获奖共32项,并主持广州市教研院课题1项(在研),参与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在研),参与从化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均以“优秀”结题)。

“今年六月,我到流溪中学后所带的第一届学生高中毕业了,当他们告诉我考了还不错的高考成绩,当他们告诉我被哪一所大学录取时,我的心情就像是当年自己被大学录取了一样。我想,为师的幸福莫过于此,你静待花开,学生学有所成了吧!”邝玲玲说。

在她眼中,自己的进步离不开学校的指导。这些年来,流溪中学容貌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校园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学校在“五步走”发展战略实施中取得了快速的进步。当然,学校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教师,也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流溪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邝玲玲说,首先要有提升自己的迫切愿望。要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其次,要多交流,多向优秀教师取经。“有句话叫‘独行速,众行远’,教育事业是教育者共同的事业,我们不可能单打独斗。所以未来,我希望和大家一起研讨教育教学,加强学习与交流,共同进步,一起来做理想的教育,为流溪中学和从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邝玲玲坚定地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 通讯员:梁家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韵桦 通讯员:梁家璇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曾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