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香港北部都會區規劃:發展生態保育將促進可持續發展
语音播报

編者按:近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本屆任期內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其中提出將建設香港北部宜居宜業宜游的都會區,額外開拓用地作住宅和產業用途,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備受各界期待。即日起,推出香港「北部都會區」規劃觀察,第四篇關注規劃中提及的生態保育康樂旅遊發展。

近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本屆任期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其中提到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都會區,打造「雙城三圈」空間格局的內容,備受關注。

記者留意到,施政報告中對「北部都會區」的規劃,除了構建定位「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藍圖」,對當地生態保育內容也着墨不少,提出營造「城市與鄉郊結合、發展與保育並存」的獨特都會景觀。「雙城三圈」的空間概念其中「一圈」,便是「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北部都會區發展戰略》也提出,「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將遵循「城鄉共融、積極保育、適時打造優質戶外生態康樂/旅遊空間」等原則。

「北部都會區」為何要發展生態保育康樂旅遊?當地土地開發和生態保育將如何協調?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向南都、N視頻記者表示,土地開發和生態保育並不矛盾,「這次對『北部都會區』的規劃顯示出港府對生態保護的高度重視,繼承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生態保護的決心和精神,將促進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研院/法學院副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接受南都、N視頻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北部都會區」打造生態康樂旅遊圈,實質是對發展創科產業的一個配套,「生態保育不能成為當地不發展的理由,只有在確保創科發展、民生保障、生態保護三者平衡發展的基礎上,『北部都會區』才能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新活力都會區。」

背景:「北部都會區」坐擁豐富旅遊資源

10月6日,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介紹,「北部都會區」的範圍包括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並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及更縱深的腹地,面積約為300平方公里,有六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廈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

記者了解到,香港新界北地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北部都會區發展戰略》中指出,「北部都會區」擁有非常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區內靠西面大面積的淡水/鹹水濕地、魚塘、沼澤、蘆葦林和紅樹林,后海灣和米埔的紅樹林、濕地和魚塘,更是《拉姆薩爾公約》指定的國際重要濕地。與此同時,該區也是亞洲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濕地之一,是多種物種棲身之所,也是遷徙性候鳥的重要中轉站。「『北部都會區』的濕地在粵港澳大灣區,以至中國南部都是需要重點保育的生態環境。 」

此外,據香港旅發局介紹,自元朝末年起已有不少人聚居的元朗,也留下了不少反映當地宗族文化的歷史古迹。其中位於新界元朗已開發的「屏山文物徑」,是香港首條文物徑,長約1.6公里,蜿蜒於坑尾村、坑頭村和上璋圍之間,物徑貫連多幢典型的傳統建築,包括當地的祠堂、廟宇、庭院和香港最老的古塔。

然而,如此豐富的旅遊資源此前並未得到充分利用。林鄭月娥坦言,過去數十年,「北部都會區」內很多生態環境都被劃為「自然保育區」、「海岸保護區」或其他管制發展的用途地帶。「管制發展是一個被動的策略,雖有一些成效但不理想。」

她還表示,目前新界北部地區仍有很多土地被荒廢,浪費了其中可以利用的發展潛力,當中需要被保育的濕地和生境卻因為荒廢而逐漸退化,魚塘荒棄,濕地旱化,甚至受到違例發展破壞。特區政府透過環境保育基金的管理合約來努力保護一些濕地,也只能在有限的地點發揮短期作用,不是長久和徹底的解決辦法,「在土地極之缺乏的香港,保育與發展的爭議從城市規劃委員會到法院,曠日持久,沒有贏家。」

規劃:與深圳共同打造生態康樂旅遊圈

記者留意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簡稱《規劃綱要》)就曾明確提出,在推進大灣區發展的同時,要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加強粵港澳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共同改善生態環境系統;加強濕地保護修復,全面保護區域內國際和國家重要濕地,開展濱海濕地跨境聯合保護。

林鄭月娥表示,《規劃綱要》提供了一個機遇,讓香港因發展「北部都會區」而制訂一個保護大灣區重要濕地的行動策略,透過積極保護和修復,加強「北部都會區」內濕地的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落實《香港 2030+》 提出創造發展容量和提升環境容量以達致可持續發展的策略規劃方向,達致「發展與保育並存」。

「北部都會區」未來如何實踐生態保育和康樂旅遊?《北部都會區發展戰略》中以兩個章節闡述了與此相關的規劃。

其中在生態保育方面,《發展戰略》提出收回包括尖鼻咀、南生圍、豐樂圍、大生圍、三寶樹、蚝殼圍、沙嶺/南坑等一帶地方具保育價值的私人濕地和魚塘,總面積約700公頃,進行更有效益的管理及利用,連同相鄰的政府土地,由政府設立多功能濕地保育公園,同時打造高景觀價值的戶外生態旅遊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林鄭月娥此次提出「北部都會區」的生態保育將與深圳聯動。在她提出的「雙城三圈」空間概念,其中「一圈」也是與深圳共同打造的「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

她表示,該圈內港深兩地都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自然保護區、海岸公園和地質公園,生態及生境價值高。兩地可合作共同構建梧桐山/紅花嶺/八仙嶺生態走廊,保育及提升圈內整體自然景觀、生態和生境資源,優化保護區的管理和保育工作,港深可合作創造可持續的生態康樂/旅遊機遇,提供綠色旅遊基建設施,豐富兩地居民的休閑生活選擇。

「土地開發和生態保育並不矛盾。」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接受南都、N視頻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對『北部都會區』的規劃,顯示出港府對生態保護的高度重視,繼承了《規劃綱要》對生態保護的決心和精神,也更全面加深港深融合,將促進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觀點:生態保育不是不發展的理由

「生態保育不能成為當地不發展的理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研院/法學院副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接受南都、N視頻記者採訪時表示,單方面強調生態保護只會阻礙發展,「生態保育固然重要,但改善經濟民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也非常重要,對於北部都會區,如果還只從生態保護的單一角度來看問題,是不充分也是不合時宜的,只會拖慢香港的發展。」

田飛龍認為,「北部都會區」打造生態康樂旅遊圈,實質是對發展創科產業的一個配套,只有在確保創科發展、民生保障、生態保護三者平衡發展的基礎上,「北部都會區」才能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新活力都會區。

記者留意到,對於發展新界北的相關規劃並非首次提出,然而,此前由於香港政治紛亂不絕,新界北發展始終舉步維艱,其中更是有人打着「生態保育」的名義反對發展。

據港媒報道,香港特區政府早在多年前已展開「新界東北規劃及發展研究」,籌劃在新界東北的古洞北、粉嶺北、打鼓嶺、洪水橋等地興建新市鎮;並在2007年公布的《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文件中,提及「北部經濟帶」概念,但有關提案多次遭到反對。2014年,香港特區政府曾就相關規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結果遭到部分議員的強烈反對。最終,規劃審議演變為激進分子衝擊立法會的暴力衝突。

今年10月7日上午,林鄭月娥出席電台節目回應施政報告政策時就被問及,3年前的土地大辯論中為何不提出新界北的規劃。林鄭月娥直言:「這個問題問得好。」她表示,「香港正處於最好的時候,真正回到『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現在勢頭好,所以乘勢而上」。她坦言,特區政府若於3年前提出北部都會區的建議,「肯定會焦頭爛額」。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開篇中表示,如今在香港國安法和完善特區選舉制度的雙重保障下,香港迎來良好局面,「是砥礪前行,重新出發,謀劃未來的時候。」

來源:南方+(余毅菁)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薛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