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高温+雨水=一大波蚊子来袭!专家:小心登革热
语音播报

近日,广州时而热到不行,时而雨水不停。随着天气炎热潮湿,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开始肆意繁殖。伊蚊和登革热有啥关系?要怎么预防?“中招了”怎么办?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在我国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例发生,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热在地方性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病例病死率较高,而国内病例病死率相对较低。登革病毒属披盖病毒科黄病毒属,包括Ⅰ、Ⅱ、Ⅲ、Ⅳ四个血清型,各型都能引起本病,并能激发型特异抗体。各型间免疫保护不明显。


本期主讲人:罗雷



罗雷,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部部长,1995年获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病原生物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至今一直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曾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广州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卫生局重点项目6项,主持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广州市卫生局一般引导等项目4项,主要参与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奖励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主要从事热带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发表专业研究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5部。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什么?


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其中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或“黑斑蚊”),有白斑,胸背板有一条白色纵蚊。白纹伊蚊在我区分布广泛,主要在清水容器中孳生,大多数在屋外或野外阴暗处流连,但亦会在户内活动。雌蚊嗜吸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两小时(约为下午五、六时),及早上八、九时。室外及室内皆可叮咬人。


登革热的传染途径是什么?


当伊蚊叮咬病人(发烧前至退烧期内)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造成感染患病。伊蚊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


登革热潜伏期有多长时间,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哪些?


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5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5天内发病。典型登革热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24~36小时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出现出血倾向,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皮疹、束臂试验阳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感染后大多无症状感染为主,不出现典型的登革热症状。有些可出现出血和休克,甚至发生死亡。


个人如何预防登革热?


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避免给被蚊子叮咬。有关预防蚊子叮咬的措施如下: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


(2)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份量。切勿向运作中的电器用品或火焰直接喷射杀虫剂,以免发生爆炸。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记者 吴芷明】

【编辑 甄曦】

来源: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