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医,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海拔手术背后的“援藏情”
语音播报

9月29日,10点10分,西藏林芝米林机场,从广州飞来的CA3477班机平稳落地。人群中一位特殊乘客一下飞机就直奔林芝市人民医院,因为一台特殊的手术正等着他。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医疗队2021年巡回医疗西藏林芝市总领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医生。

11点10分,宋尔卫站上了林芝市人民医院2号手术室的手术台,乳腺癌病人孙某的手术正式开始。孙某是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人,经过新辅助化疗之后进入了手术治疗阶段。肿瘤不大但是淋巴结侵犯严重,有冰冻腋窝,所以手术难度不小。作为国内首个乳腺癌治疗领域的中科院院士,这个难度当然难不倒宋尔卫。40分钟,一阵“行云流水”的操作后,病人的肿瘤已经切除完全,神经和血管得以完整保留,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转入普通病房。

9月29日,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内,宋尔卫院士正在给孙某做乳腺癌手术。

“宋尔卫院士的这台手术,是林芝市人民医院近10年来的第一场乳腺癌切除手术。”林芝市人民医院院长王晟说,“因为条件限制,我们医院没有肿瘤中心,本地的病人治疗癌症都得千里迢迢跑到四川或者重庆。”

林芝,海拔3000米。这是宋尔卫院士职业生涯中的三千多台乳腺癌手术里海拔最高的一次手术。

这个“千里送医”故事的背后,是中山大学医科力量多年来接力支援西藏林芝市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个小缩影,也是中山大学20年来割舍不断的“援藏情”。

宋尔卫院士说:“这台手术只是一个开端,是播撒下一颗种子。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林芝市人民医院创建一个肿瘤治疗中心,让西藏的病人看癌症再也不用出自治区,解决癌症就医难的问题。”

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教授表示,结合林芝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最迫切的一些需求和最紧急问题,中山大学要继续发挥附属医院的优势学科,集中医疗力量进行帮扶和攻关。

中山大学从2002年开始援藏,今年已是第20个年头。从2015年开始,通过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林芝市人民医院与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都结下深厚友谊。

近年来,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先后选派33名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专家、14名柔性援藏专家、3名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专家对林芝市人民医院进行帮扶。他们帮助医院完善了血透室、检验科、放射科、营养科、重症医学科等专科建设,补齐了部分专科建设短板,并为林芝市人民医院捐赠了超声内镜、血透机、手术医疗器械等医疗设备。

2018年1月,在中山大学的帮扶下,林芝市人民医院被正式确认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在可以满足治疗急病、日常疾病的需求后,中山大学的医疗援助团队开始着眼当地群众难度更高的需求——向癌症宣战。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院士团队的乳腺癌10年生存率已达到92%,位居世界前列。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三院、眼科中心、肿瘤中心、口腔医院、附属六院、附属七院、附属八院组成了一支学科齐全、力量强大的“援藏卫士”,成为中国提升西藏地区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重要力量。

9月30日,宋尔卫院士到病房查房,询问孙某术后有关情况。

“癌症治疗,涉及病理、放化疗、肿瘤外科等多个科室。我们要利用中大‘航母’式援建军团,汇聚精锐力量,在西藏建立一个肿瘤治疗中心。除了癌症治疗,我们还会在当地建立癌症前期筛查工作,做好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减轻负担,提高生存率。”宋尔卫说。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和校长罗俊9月29日在林芝市人民医院慰问中山大学援藏干部,并现场走访调研,布置进一步深入地高标准地推进医疗援藏工作,现场解决对口帮扶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要深入学习领会援藏精神,把支援西藏作为政治任务来抓,援疆干部不仅要过来扎扎实实地援助,还要在援藏过程中淬炼自己、提升自己,传承中山大学的’援藏情’。”陈春声表示。

罗俊说:“作为一所具有强烈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的大学,中山大学一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发挥教育、医疗等资源优势,不断完善输血造血结合的帮扶工作机制,为西藏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李建平

图由通讯员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