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印记 | 广州起义观音山战斗遗址:工农红军血染全城制高点
语音播报

广州是一座孕育英雄的城市,蕴藏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广州在中共党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创下了党史上许多的“第一”和“首次”,留下了大量的红色历史遗址。


广州市地名办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特别推出广州地名文化学生读本《名在花城》系列之二——《红色的印记》。欢迎各位青少年学生跟着我们专栏的推荐,更好地识历史、知来路、守初心、启新程。


同学们,你们去过越秀山吗?


越秀山,作为羊城的一张名片,对于广州人而言再熟悉不过。你可知道越秀山还有另一个名字叫观音山?这是因为明朝永乐年间山上建有观音阁而得名。


观音山战斗遗址牌匾


越秀山上不仅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镇海楼、五羊塑像等名胜古迹,在镇海楼旁还隐藏着一处鲜为人知的红色记忆——观音山战斗遗址,这也是现在唯一一处保留着“观音山”之名的地方。9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硝烟弥漫的生死激战,血染山坡,可歌可泣。


广州起义:

一夜占领广州成立苏维埃政权


广州的山地属于低山,越秀山的主峰越井冈海拔只有70多米,已算是广州的高地。越秀山同东北面的白云山构成了广州城北边的屏障,因而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越秀山上的海员亭


1927年,中国共产党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领导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


12月11日凌晨,起义的枪声打响。由于观音山可瞰制全城的重要地理位置,成为起义军锁定的攻占目标。打出“工农红军”旗号的起义军迅速解除了驻守观音山的敌军武装,控制了这个全城的制高点,并以镇海楼为中心,沿着明代城墙遗址在东西两线构筑工事,抵御国民党军队的反扑。


越秀山上的海员亭


兵贵神速,一夜间起义军占领了珠江北岸的大部分地区。11日早上六时,起义军在占领的广东省立公安局办公大楼上竖起了绣着锤头镰刀的大旗,大门上悬挂出了“广州苏维埃政府”的横额,中国第一个城市工农民主政权——“广州公社”诞生了!


观音山保卫战:

赤卫队誓守全城制高点


广州起义的爆发令国民党猝不及防,蒋介石立即急电广东各派军阀“捐弃前嫌,协平共乱”。当局陆续纠集军队镇压起义,电令驻韶关、佛山等地的外围部队迅速向广州靠拢、增援;驻扎在陈家祠的国民党部队伺机向观音山反扑。观音山保卫战就此打响,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


海员亭


12月11日下午,国民党张发奎部从大北直街向观音山进攻,逼近起义指挥部。时任工农红军副总司令的叶挺当即指挥起义部队迎击敌军,将其赶到观音山以北,重新夺回全城制高点。


随后,又有大批国民党军队从四面八方赶来,对观音山发动了10多次轮番进攻,均被起义军击退,但战斗十分惨烈,起义军伤亡严重。


海员亭


12日午后,广州起义总指挥张太雷意外遇袭牺牲,鉴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军选择撤离广州。


当晚,尚未接到撤退命令的工人赤卫队在10多倍于自己的敌军猛烈攻击下,仍坚守观音山阵地,同敌人做殊死战斗。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工人们就用石头砸,石头砸光了,就赤膊上阵,用拳头揍,用牙齿咬。负了伤的工人赤卫队大队长石喜抱着一个冲上阵地的敌兵,一起滚下山崖,壮烈牺牲。还有许多工人在此次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观音山的山林土地。


旅游点:

红色之旅追寻“广州起义”故事


时隔90多年,曾发生过血战的观音山已然变身成为综合性的休闲旅游公园——越秀公园。当年的战场已是绿树成荫景色秀美,找不到什么激烈战斗的痕迹,只有山坡上竖着的一块“观音山战斗遗址”纪念碑,无声地告诉来晨练的人们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光复纪念亭


2019年5月,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联合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出了6条广州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一条“广州起义”红色之旅线路,就包括了广州起义纪念馆、观音山战斗遗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等红色遗迹。


光复纪念亭


如今,经常有中小学团体踏上这条红色之旅,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虽然当年广州起义不幸失败,但正因为有那些在越秀山麓、珠江河畔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奉献牺牲,才有今天我们在青山绿树下的“乘凉”。观音山翠绿背后的那片“红”,将永不褪色。


【记者 李丹】

【编辑 肖华】

【摄影 胡瀛斌】

本文出自广州地名文化学生读本《名在花城系列之二——红色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