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医“小家”彰显大爱之城 广州“爱心GDP”全国领先
语音播报


广州的慈善氛围特别浓厚。慈善基金会、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常常互通慈善信息,携手帮助有困难的群体。我们的助医‘小家’项目在全国多个城市均有开展,在广州发展得最好,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也最多。”河南省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社工罗典告诉广州日报记者,广州助医“小家”项目每年能获得上百万的爱心善款支持,还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价值几十万元的物资。“小家”已在广州运行7年,主要为异地就医的贫困大病患儿家庭提供服务,目前,多在穗企业、基金会、学校很多爱心人士都在支持这个项目。

“小家”是广州大爱之城的缩影。近日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以公益慈善为代表的“第三次分配”,在广州一直氛围浓厚。广州市慈善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6年起,广州启动创建全国慈善之城5年,广州慈善捐赠和慈善活动的年增长率均超过10%截至2020,广州拥有慈善组织超过180个,持证社工近2.1万人,设立社区慈善基金超350广州城市爱心GDP”公益慈善指数位居全国第二。

       

中午,西门口附近一幢民宅的3楼,厨房正腾起饭菜的氤氲。一些孩子也从医院回来了,由于化疗,他们大都掉光了头发。这层民宅的4套房如今都租给了“小家”,几位善良的房东多年来没涨过一分租金。在“小家”,厨房和客厅大家共用,卧室则是每个孩子和家长在广州治疗期间免费的栖身之所。 

“广州的每个人都在帮助我” 

小灿妈妈11岁的儿子灿今年2月来到广州看病。说起孩子患病的经过,忍不住抽泣。她是阳江市阳西县人,夫妻俩原在中山打工,孩子留在老家读书去年,灿开始莫名其妙两眼发肿,皮肤出现紫色斑块,时常低烧。老人以为他只是普通感冒发烧,带他做了简单治疗,但灿的情况却变得越来越严重。“我们过年回家后,带儿子去镇上医院看了一次,医生一抽血化验就告诉我们赶紧转上级医院,来到阳江市人民医院,输了血,做了些治疗后,医生又让我们转到广州来。

灿被确诊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小灿妈妈爸爸以打工为生,还要照顾家中的两老人和三个孩子,多年来仅存下2万元积蓄,儿子在阳江治病已花掉1万多元,一到广州,小灿家很快就耗尽家财。

见到当时这对心急如焚的母子,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护士长和医务社工立即为他们提供了帮助。“社工告诉我们,省人民医院可以申请爱佑基金,专门帮助像灿这样的孩子,我们申请获得3万元的善款此外,我们还在社工的帮助下,在水滴筹平台筹了几万元医药费。我们第一次来广州,人生地不熟,住宿的问题也无法解决,社工和护士长就告诉我们,医院附近有一个‘小家’可以免费住来了小家后,我们还获得了爱心人士捐赠的米、面、油、奶粉还有营养品平时,我们只要买些菜就可以了。

小灿(右)和小伙伴在小家

“来到广州之后,我感觉身边的每个人都在帮助我。我刚来时什么也不懂,其他家长就会给我们很多帮助和指引。”小灿妈妈激动地说,“现在儿子还在化疗,治疗效果非常好刚开始,医生预计要做移植,但我看孩子现在的状态,我还是充满信心的。

随着医学的进步,小灿妈妈看到儿子治愈的希望“医生说,孩子的治愈率能达到40%60% 

公益项目在广州深受厚爱

罗典告诉记者,目前广州有11小家,分布在西门口、竹丝岗、同福路等处可服务40多个家庭,目前每天有100多个家长和孩子在小家住宿。小家通常都由基金会、爱心企业、学校或爱心人士冠名,资助小家的租金运营费用。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现有42小家”,在广州开展得最为顺利,数量也最多,罗典说,这与广州人和在穗企业的爱心密不可分。

2014年,广州华侨江先生通过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的介绍,将一套房子捐赠给“小家项目”。之后,江先生还捐了几万元,用于修缮房屋。几个月后,江先生又捐赠了另一套小家”房子的租金。位于西门口的小家,同样体现了广州市民的爱心,不仅租金多年未涨价,房东还经常会来看望这些患病的孩子。小家目前仍很期望有更多爱心人士将位于医院附近的房子捐赠或租赁给他们,帮助更多大病患儿家庭。

罗典说。随着小家项目渐渐成熟,广州各种爱心企业、国际学校以及慈善基金会都愿意主动来支持小家项目,比如广州市伟博儿童福利基金会杜源申先生非常热心公益,为我们6小家寻找了6家爱心企业来支持。之前因为租不到合适的房子,基金会购买了一套房子让我们做小家,还把靠近肿瘤医院的基金会办公室腾出来给我们做小家。

患病小孩和家长的住所

罗典说:“在广州,慈善成了全社会联动的事。企业不单是在行使自己的社会责任,还希望影响到更多人一起参与。全国的小家项目中,广州的筹款情况最好,得到的帮助也最多,原因是广州慈善氛围非常好。总会有问小家最近需要什么物资许多医生、护士长、护士加入小家的月捐群,每月为小家项目捐款。还有很多爱心人士发动自己身边的资源,经常为小家募集物资,为孩子们筹集医疗费。

罗典还表示,“小家”如今还是一些广州国企的定点党员活动中心,党员们经常会为我们捐赠小家必需品,如等物资,探访患儿家庭“除了房租,小家的米面油基本有人认捐。一些患儿结束治疗后,家长也非常乐意回馈我们。之前有位家长,买了600个鸡蛋寄回来。还有家庭全家一起做志愿服务。广州的慈善氛围很有感染力,大家充满感恩的心,行善也非常低调。 

希望孩子从小感受社会责任

作为西门口爱莎小家的冠名方,爱莎公益基金理事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家的团队很有爱心,相比于奋战在小家项目的一线社工及工作人员来说,我们自认为做的事情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希望有更多爱心人士和社会企业一起关注小家项目,关注这个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携手合作,共同实现我们的公益梦想。”

理事长介绍,他们2017年直属广州市慈善会正式成立了公益基金,基金不但资助了广州的小家项目,还资助长者饭堂项目、广东省残培教育基金会的残障青年大使项目,同时还会做新冠疫情期间社会紧急事件的捐助“捐款小家是因为这个项目很有意义,不但在生活上为这些困难家庭提供栖息之所,同时也能在心理上为困难家庭的成员及时提供心理疏导援助。更重要的是,很好地链接了学校与社会双方,让学校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让在校学生也更好地习得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小家的很多孩子身上留着留置针管

理事长说:“学校学生的生长环境相对较为优越,因此我们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爱、责任和同理心是学校十大培养目标中的关键点。慈善公益的作用潜移默化,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和课余生活中都先学会利他,再考虑利己,从助人这件事上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我们相信这些孩子未来将拥有无限潜能,会用自己的小行动去创造更多无限可能。

据理事长介绍,爱莎公益基金的善款主要来自学校内部及整个爱莎社区成员,如学生家长、学校的教职员工及学校的股东等等,学校学生每年都会自发组织各种形式的筹款活动,如爱心义卖、慈善马拉松等为公益基金募集善款。

慈善文化让善行更容易

“在广州,我们只需要深耕服务,爱心资源就会自然而来”罗典称赞道,“广州是一块福地,大家做善事的氛围非常好在广州,社会对孩子的关爱会不断扩大,比如我们帮孩子与家长解决住宿问题,还有像金丝带、同心同路、新阳光等公益机构为孩子提供医院关怀服务,而伟博基金会、恤孤会、碧心基金等机构帮助解决孩子们的医疗费用。广州是座非常包容的城市,慈善组织彼此非常信任,时常聚在一起开座谈会,共同携手蓄力,呵护孩子的成长

罗典还说:“在广州,人们不仅乐善好施,而且爱心企业做慈善有成熟的筹款方式。广州人的大爱一直在,他们做慈善不要名也不要利。前阵子,一家奢侈品服装品牌也来资助小家,他们让孩子们画画,并将画印到T恤上义卖,一下子就筹集了20多万元,我们完全想不到,原来这些爱心企业筹款能力这么强!孩子们在绘画活动中收获了快乐,而他们的画作被印到衣服上,还能穿在自己身上,也让他们感到十分自豪,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西门口“小家”内部

广州各个公益组织之间经常互相帮助。罗典介绍,比如广东灵的麦子烘焙项目,就是通过做面包西点,解决心智障碍者的就业问题。每个星期,都会有爱心人士“买”下麦子烘焙的面包,捐赠给小家的孩子和家长。每次,广州各个小家的家长们穿梭在地铁站,开开心心地接收由慧灵青年送来的爱心面包。

广州小家目前有13位全职员工,2位兼职员工,一共15人。“我们希望能在珠江新城妇儿中心、珠江医院、东山口附近开设新小家,服务更多患儿家庭。而合适的房子太难找了,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与推荐,也欢迎更多爱心企业冠名资助小家,与我们同行,传递来自广州的温暖。罗典表示。 

广州市慈善会:广州慈善捐赠年增长率超10% 

广州市慈善会告诉记者,2020年,广州印发《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作为广州慈善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近5年,广州慈善捐赠和慈善活动的年增长率均超过10%

近年来,广州慈善事业成效显著。广州搭建的“广益联募”平台,入选民政部首批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目前超过360家公益慈善组织入驻,累计筹款超4.6亿元,捐款人次超45万,打造了慈善资源流通对接共享的“集善地”和公众触手可及的慈善便易平台。

十一年来,广州每年举办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累计筹集善款超过43亿元其中,“十三五”期间,广州通过“广东扶贫济困日”暨“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共筹集款物26.55亿元。善款用于省市扶贫、扶老、助残、助孤等扶贫济困领域,居广东全省各市之首,慈善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广州连续两年举办“善城汇爱”大型慈善惠民活动,联合公益慈善组织、社工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多方资源共同搭建慈善平台,在各大商场、书店、公交站场以公益市集、公益互动、公益宣传的方式与市民零距离接触,累计超30万人次捐出善款超2000万元。

2015年至2020年底,在广州市慈善会设立的企业冠名基金有89个,个人冠名基金有209,冠名基金逐渐成为广州企业和市民做慈善的新方式。

2018年,广州启动珠珠慈善医疗救助平台,整合政府、公益慈善组织、媒体、医院、社会的资源,为大病患者提供综合性医疗救助服务,推动广州慈善医疗救助事业发展。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为1800多名大病患者提供救助和服务,链接救助资金约615万元。

此外,联合中国慈善联合会,成立中国慈善联合会人才培养基地广州基地,通过形式和模式创新,搭建具有特色的慈善人才深度合作平台,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专业慈善人才。广州成为助推全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