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印记丨沙基惨案纪念碑:血染珠江“此日”永毋忘
语音播报

广州是一座孕育英雄的城市,蕴藏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广州在中共党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创下了党史上许多的“第一”和“首次”,留下了大量的红色历史遗址。广州市地名办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特别推出广州地名文化学生读本《名在花城》系列之二——《红色的印记》。欢迎各位青少年学生跟着我们专栏的推荐,更好地识历史、知来路、守初心、启新程。


有人说广州之美,美在奔流的珠江水;珠江之美,美在浪漫的沿江路。漫步在紧邻沙面的沿江西路上,江风温婉拂面,粤海关钟楼的钟声悠扬。人民桥东侧的江畔小广场上,一座庄严矗立的花岗岩石碑映入眼帘,它就像一把利剑划破江边的宁静,诉说着一个不能被忘却的故事。



这座石碑坐西朝东,呈方锥形,上窄下宽,碑正面镌刻着“毋忘此日”四个大字。学过中国近代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沙基惨案,这座石碑就是沙基惨案纪念碑,为纪念1925年发生在珠江之畔的沙基惨案而立。


声援上海同胞却遭帝国主义炮击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广东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受到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地区之一,英勇的广东人民在近代中国反帝斗争中也一直是先锋力量。特别是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广东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根据地以后,广东人民和帝国主义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斗争。



1925年的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上海一家纱厂里,日本工厂主殴打中国工人并枪杀工人代表,激起当地民众极大愤怒。5月30日,帝国主义在上海镇压游行工人,引发“五卅惨案”。消息传到广州后,充满正义的广州工人在6月2日举行了示威大会,声援上海同胞,随后还与香港工人一道掀起了著名的“省港大罢工”。



同年6月23日,参与省港大罢工的工、农、商、学、兵等10万余群众在广州东较场举行市民大会,抗议上海“五卅惨案”,会后举行游行示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陈延年、周恩来参加了游行活动。当游行队伍来到西堤沙基路时,不幸的事件发生了,游行队伍突然遭到沙面租界英国军警的排枪射击,停泊在白鹅潭的英、法军舰也开炮轰击,毫无防备的游行队伍伤亡惨重,50多人当场死亡,170多人重伤,轻伤者不计其数,史称“沙基惨案”。


广州人李纪麟在《沙基惨案目击记》一书中回忆:“当游行队伍进入沙基路时,突然听到西桥‘啪啪’两声枪响,继而枪声大作,跟着水塔顶及屈臣氏汽水厂楼上的机枪隆隆向群众扫射,一时东西桥头、新兴大街口、沙基东中约、十八甫南和沙基路面及骑楼底的群众当场中弹倒地者无数……”


修道路建石碑“毋忘此日”


惨案发生后,广州人民的反帝国主义怒火被彻底点燃,以各种形式展开反击。广东国民政府连续两次向沙面英法领事提出抗议,并且提出英法两国向广东国民政府谢罪、惩办相关官员、赔偿死难学生工人等五项正义的要求,但都被英法领事拒绝。1925年7月11日,广州10万民众举行沙基烈士公祭活动。中共广东区委发表《对于广东时局宣言》,敦促广东国民政府改革成为坚决与帝国主义斗争到底、谋求民族解放的革命政府。



省港罢工委员会也号召工人努力奋斗、坚持到底。1925年下半年,工人大力发挥纠察队作用,在不影响华商贸易的前提下封锁香港继续罢工,严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割裂了其与国内反动势力的联系。



一年后的1926年6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将沙基路改筑马路。为纪念遇难同胞、铭记历史和教育后代,遂将这条路命名为“六月二三路”,后改为“六二三路”,同时在人民桥东侧珠江河畔竖立了刻有“毋忘此日”的纪念石碑。


纪念碑因城市发展数次移位


其实今天我们看见的沙基惨案纪念碑并不是“原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发展及交通设施扩建的需要,这座纪念碑曾几次移位。2001年1月,人民桥扩建工程完成,广州市人民政府依照1926年的纪念牌原貌,在沿江西路人民桥的东侧重建沙基惨案纪念碑。2014年,沙基惨案纪念碑被评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碑虽然数次移位,但是广州人民不曾忘记镌刻于碑上的历史。每年6月23日,沙基惨案纪念碑前都会举行缅怀活动,致敬先辈革命精神,很多年轻人在此了解历史过往,石碑虽然无言,却始终提醒着人们,只有勿忘历史,才能更珍惜现在。


【记者 李元源】

【摄影 梁钜聪】

【编辑 小明】

本文出自广州地名文化学生读本

《名在花城》系列之二——《红色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