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巅峰之作《推销员之死》上海首演
语音播报



近日,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田弘毅重新翻译剧本文本,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林奕执导,石灵作曲,周羚珥担任舞台设计,演员吕凉、宋忆宁、韩秀一、顾鑫、张欣、兰海蒙、刘鹏、彭赛、程子铭、李诗杲、尤美、周子单、冯嘉烨、杨天成出演的三料戏剧大奖作品《推销员之死》,正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火热。据悉,《推销员之死》一经开票便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目前所有演出票均已售罄,掀起一股观剧热潮。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知名编剧阿瑟·米勒巅峰之作,完成于1949年的剧本,被誉为美国二十世纪最佳剧本之一,同年获得普利策戏剧奖、托尼奖、纽约剧评人奖,是世界上首部一次赢得三大戏剧奖的剧本。可以说,这部剧的问世,让阿瑟·米勒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作家。

该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推销员威利·洛曼死前24小时的故事。壮年时他业务能力可靠,社交能力出众,曾一度闻名于整个新英格兰;妻子琳达操持家务,两个儿子比夫与哈皮也让他引以为傲。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他的好运气似乎正离他远去,他的生活也渐渐失控……剧中将威利年轻时的辉煌与当下的落寞穿插演绎,以小人物的生活窘境反映出他们这代人“美国梦”的破碎。但编剧阿瑟·米勒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这是一个关于父与子之间爱的故事,他们失去爱又再次找回爱。这部作品包含了美国、推销员、经济形势;也关乎家庭、生活,很难用一句话去定义。”

导演林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在诠释这部作品时着重体现了“爱”,“这是一部关于如何去爱的故事,这其中包括了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兄弟以及朋友之间的爱。”在她看来,威利所相信的“美国梦”是一个对所有美国人的承诺,他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成功机会。生活在一个承诺很多但却什么也不能保证的社会里意味着什么?这是米勒提出的问题。“我们能否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也是每一个人在生活中与梦想搏斗抗争时所引发的命题。”


文/图/视频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晓璐
剧照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李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