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 | 名校毕业生为何沦为电诈分子?
语音播报

杭州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分局近期连续破获三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中有众多大学生;广州一电信诈骗犯罪团伙,5名技术骨干中,3人为研究生学历,2人毕业于名牌高校……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海南、广东、浙江等地采访了解到,近期多地警方侦破的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网络赌博大案要案中,出现大学生的身影。

要不是警方通报,一般人根本不会想到,电信网络诈骗分子中居然有那么多高学历者和名牌高校毕业生。面对这种情况,最难过的应是他们的父母和亲人,花了那么多的心血培养孩子,考了一个名校,或读到硕士博士,本指望孩子有一个光明的前景,现在可好,沦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种反差实在有点大,大到让为人父母者无法直面,没脸见人。

电信网络诈骗分子与高学历者、名牌高校毕业生,这两个身份本应形同冰炭,为何最后混到了一块?对于电信网络诈骗这个黑色产业来说,吸纳高学历、高技术者进入实属必然,因为电信网络诈骗堪称“高科技黑产”(尤其是网络赌博),没有懂技术的“专业人士”不行。那么,一些高学历者,有文化、有技术还懂法,为何还掉进这个“黑洞”?有些人可能是主动进入,更多的可能是误入——个别骗子公司伪装成合法企业,在大学生择业季招兵买马,诱骗一些毕业生进入。

进入之后也可以退出,一些人之所以不愿退,多半是被“待遇”留住了。比如,创办“彩票控”网站的赵某,短短数年时间,他就从中非法获利数千万元,买了两辆保时捷,分别在三亚和威海买了别墅,在老家买了很多铺面。他说,“这是我打工几辈子都挣不到的钱。”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就算被法律惩戒,出来之后,只要还有机会,估计他仍会再作冯妇。

违法犯罪是一条不归路,万万试不得。哪怕违法所得再多,终究有一天会暴露,会受到法律清算,到头来人财两空、名誉扫地,人生就再也没有重来的机会。国家培养,父母供养,是想让孩子明事理、走正道,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而不是做一条“害虫”。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练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