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广州黄埔这样解读“十四五”规划纲要
语音播报

7月28日, 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1年总第109场新闻发布会,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内容及特点。 

“十三五”时期,黄埔区建设全面加速。广州知识城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黄埔区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广州开发区综合排名稳居全国经开区第2,广州高新区全国排名实现4连跳从第12位跃升至第6位。

“十四五”时期,黄埔区又将有什么“大动作”?发布会上,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总经济师顾晓斌表示,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左右,在新的赶考路上勇当时代征程“排头兵”、硬核科技“探路人”、现代产业“先行军”、先行先试“弄潮儿”、人民幸福“护航者”,努力创造新的更大光荣。谈及具体的规划内容,顾晓斌用“1、2、3、4、5”作出解读。

一个总体定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增强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能力,以城市新空间、经济新布局、高质量供给、外资外贸率先转型为牵引,着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广州市主城一体化东部极核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两大核心功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主阵地、实体经济主战场

三个万亿目标
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占比全市40%以上,稳居全国工业百强区前三甲。
商品销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节点。
固定资产投资超1万亿元,推动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城市更新、社会民生等十大工程50个小项重大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12409亿元。

四大战略平台:
全面提升“四区四中心”发展能级,构筑“一岸双轴三片”新型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全域核心能级和发展首位度。
广州知识城全面落实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建成郊区新城的湾区样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
广州科学城瞄准“五年实现更大变化”,建设“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实践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
黄埔港聚焦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和穗港智造合作区,打造服务“一带一路”的新贸易创新中心。
生物岛创建生物医药政策创新试验区,打造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创新驱动实现新突破,建成科技创新引领区。高水平建设“1+1+3+N”战略创新集群,重点建设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人类细胞谱系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形成“百名院士、千名领军、万名才俊”的人才引力场,设立16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建设最具魅力的创新生态环境,加强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融通创新,示范引领广州科技创新轴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硬科技创新先行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实体经济得到新提升,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标杆区。大力实施黄埔制造“万亿计划”、黄埔品牌强区战略、黄埔数字赋能工程,持续壮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汽车等新兴产业,打造一大三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两千亿级(汽车制造、新材料)、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绿色能源、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健康食品),实现1000亿级、500亿级和百亿级企业数量5年倍增,上市企业从目前的65家增至100家,形成代表国家参与高层次竞争的万亿级现代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三是改革开放取得新跨越,建成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区。发布“营商环境改革4.0”,高标准推进营商环境实验区建设,提升惠企政策精准度,深入实施“精准兑现”“免申即享”,全面推进容缺受理、信任筹建,实现产业项目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动工、竣工即投产,持续打造“黄埔Smile”品牌。全面深化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发挥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协广东中心、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高端资源集聚效应,建设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抢位国家知识产权运营第一方阵。

四是治理效能达到新水平,建成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提升基础设施能级,加快建设轨道交通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开放大道、创新大道、开达路南延线、知识大道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知识城、科学城、鱼珠片区、穗港智造合作区、生物岛等片区路网体系,实现组团间“30分钟”快连快通。更好、更快、更安全推进城市更新,全力以赴完成66条旧村拆除攻坚任务,进一步推动黄埔东路、九龙大道、广汕路等沿线连片整体提升,“十四五”期间累计建成三旧改造安置房500万平方米。打造多元文化交流创新示范区,整合黄埔军校旧址、辛亥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海丝文化交流中心,打造“一庙两馆(南海神庙、广州海事博物馆、外贸博物馆)”等一批地标性文化设施。构建更优质均衡的民生保障体系,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实验中学、知识城南方医院、广医妇女儿童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数6.5万个,“十四五”期末全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10000张以上,实现翻番。

五是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区。全面开展碳达峰行动,高标准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积极探索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示范工程,实施“碳达峰领先企业工程”,形成完善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率先实现碳达峰。推进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快东区水质净化厂、萝岗水质净化厂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深井涌、细陂河等重点河涌综合整治,实现区内河涌水质“长制久清”,构建“山水蓝绿交织、城乡和谐共生、河湖田园环绕”生态格局,森林覆盖率超过41%,建成碧道100公里,建成全国最美丽开发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缪璟 何瑞琪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庄小龙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汤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