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广州传统建筑壁画》成果
语音播报

在广州和珠三角一带,有一种对现在的城市人来说很是陌生的艺术形式——传统建筑壁画。

它们静悄悄地藏身于祠堂或庙宇的头门、连廊或厅堂的墙头……给一代一代的人们,讲述着有关仁爱、善良、忠诚、诚信、勇毅、豁达……的故事。

经过数年挖掘整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广州传统建筑壁画》成果27日正式发布。

记者了解到,2015年9月,在广州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启动“广州传统建筑壁画调查及数据采集项目”,成立由院领导牵头的项目组,与有关单位合作,在全市范围内共调查传统建筑437座,登记、拍摄各类壁画4598幅。项目成果于2016年8月通过专家组验收。

《广州传统建筑壁画》就是“广州传统建筑壁画调查及数据采集项目”的成果体现。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壁画基本信息、位置示意图及所在传统建筑为主要内容,按广州所辖11个区分区介绍,并将本书之前已公开出版的壁画情况,汇总列表,以尽力向读者展现广州传统建筑壁画全貌;下册以图录为主,按壁画题材(人物、山水、花鸟、诗词书法),分类精选展示,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祠堂、庙宇各一座,将其所含壁画全面表达,以凸显广州传统建筑壁画的特色与价值。

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有“三雕、两塑、一画”之称,其中“一画”就是指壁画。在岭南尤其是广府地区,这是一种重要传统建筑装饰艺术。

广州传统建筑壁画(清代至民国时期)主要依附于祠堂、庙宇,以及民居和门楼。其题材多样,有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等;内容丰富,有传说、历史人物、典故、诗词书法、梅兰竹菊、松石、鸟兽虫鱼、高山渔隐等,蕴含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因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指出,祠堂、庙宇等传统建筑在乡土社会具有崇高地位,壁画绝非古人的信手涂鸦,而是强化社会道德伦理及价值观念的刻意行为。它不仅仅是一种绘画艺术,同时承载着一定教化功能,包含丰富的社会价值内涵,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在传统文化遗产中当之无愧应占有一席之地。保护、利用好广州传统建筑壁画,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良好家风,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图:自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通讯员:穗文考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