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亲历记》新书发布
语音播报


全国20多所高校、100多名大学生参与,访谈100多名一线扶贫干部,获得300多万字真实素材……经过近半年的整理、编辑,50万字的《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亲历记》(上下册)日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7月13日下午,新书发布会在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同期还举行了“乡村振兴•青年担当”活动之“大学生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故事”决赛、颁奖典礼。


会议现场。


领导致辞



广州大学党委副书记聂贵新,广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广州市社科社团党委书记谭晓红出席活动并致辞。聂贵新副书记介绍了广州大学近年来参与广东梅州对口帮扶、文化扶贫、援藏支教、教学结对帮扶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以及学校开展扶贫育人体系建设的成果。谭晓红副主席介绍了广州市社科联先后支持广州大学开展“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征集活动和“乡村振兴•青年担当”系列征集活动的情况,她对征集活动的成果予以肯定,对新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并希望青年学生能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青年工作、扶贫工作、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在一线扶贫干部真实事迹的感召下,树立远大志向,练就过硬本领,磨练顽强意志,传承和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谢治菊教授


詹雯校长


李彩阳老师


罗浩奇同学


会上,项目团队负责人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谢治菊教授深情回顾了《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亲历记》新书“从孕育到诞生”的过程,并阐述了该书在历史、政治、育人等方面的价值。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广州天河车陂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詹雯,扶贫干部代表、广州大学派驻梅州中兰村第一书记李彩阳,分别讲述了自己参与贵州、梅州对口扶贫工作的心路历程。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学生代表罗浩奇畅谈了参与扶贫干部口述故事访谈的感悟。


口述故事征集成功举办

50万字优秀作品结集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庄严宣告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中国脱贫攻坚战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创造伟大奇迹,离不开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顶层设计、有效的制度安排、精准的脱贫策略、深厚的人民情谊,更与数百万默默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分不开,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铸就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谱写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2020年5月,广州市社科联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


为了让这些故事能够流传下来,被更多的人所珍藏和记忆,为后续研究者提供素材,为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贡献新的篇章,2020年5月至12月,广州市社科联、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协作办联合主办,贵州黔南州社科联、黔南州社科院协办,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承办,联合推出了“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征集活动,聚焦脱贫攻坚背景下一线扶贫干部的真实故事。活动吸引了全国20 多所高校100多名优秀学生的参与,获得了300多万字的教学素材和70多万字的案例资源。经过专家评审,最终有59篇作品获奖。《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亲历记》就是这些优秀作品的结集。


新书首发

与会领导嘉宾为新书揭幕。


关注一线扶贫干部

描绘真实鲜活“画像”


早在2015年,广州大学谢治菊教授团队就将一线扶贫干部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先后访谈过100多人,发现许多精彩感人的故事。谢教授说:“我原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有一位毕业生余金政是扶贫干部,2019年3月在连续工作近40小时后,突然晕倒在帮扶对象家中,再也没有醒来。他牺牲时才39岁,未婚,工作11年,存款只有4万多元。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决心一定要为扶贫干部这个群体做些什么。”2020年初,广州市社科联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探索理论研究与思想育人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新路子,联合市文明办、市协作办共同推出了一线扶贫干部口述历史的项目,并“精准”地交到了广州大学谢治菊教授团队手中。


活动现场。


“口述故事的写作方式具有真实性强、可读性强的特性,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深度挖掘不为人知的脱贫攻坚故事,向社会大众原汁原味地展现扶贫干部鲜活生动的真实‘画像’。”广州市社科联负责同志表示,开展这一活动的目的,致力于发掘扶贫干部们在国家宏大叙事中的个体体验与心路历程,不仅是让他们拥有个人记忆的珍藏,更是一种历史记录和精神传承,彰显脱贫攻坚的制度效能、凝练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总结脱贫攻坚的中国精神,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最终,参与口述活动的扶贫干部有100多人,分别来自广东、贵州、西藏、江西、重庆、北京、浙江、广西等地,有年轻实干的“90后”,也有年长务实的“50后”。无论是奋斗在西藏偏远的墨脱、还是深耕贵州贫穷的山区,这些平凡英雄以朴实的讲述再现了他们在扶贫道路上的成绩与收获、喜悦与感动、委屈与彷徨、困难与感悟,无不令闻者动容、动情。


对此,项目团队自豪地表示,《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亲历记》这本书是我们在国家宏大叙事下对扶贫干部的个体体验与心路历程呈现出的最有力最真切最生动的表达。


大学生成参与主体

高校探索思政育人新路


本次征集活动推出后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民网、学习强国、中国社科报、广州日报等媒体共计40多次报道,其原因之一还在于活动另一参与主体是大学生,全国20多所高校上百名学生参与其中,70%是大学本科生、70%来自农村,凸显了青年学子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责任与担当。

扶贫干部们展现的脱贫攻坚精神,正是培育青年学生积极进取、吃苦耐劳、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等优秀品质的鲜活教材与生动案例。在访谈中,扶贫干部们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坚持与收获,对青年学生的精神触动是巨大的,更能激发出他们的共鸣。正如学生代表罗浩奇所说:“参与扶贫干部口述故事的采写工作,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成就感、值得骄傲的事情。扶贫干部们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将把这种精神化为学习工作的动力,以自己的方式去见证、书写繁华盛世。”


征集活动也推动了广州大学进一步构建脱贫攻坚育人体系,凝练脱贫攻坚的育人精神和教育价值,让课程思政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学校先后开展了“扶贫干部进课堂”“扶贫资源进课程”“扶贫精神进校园”等活动,开设“中国扶贫精神及传承”“中国扶贫智慧及价值”等专题讲座与“中国扶贫密码”“乡村振兴实践”“乡村创新创业”等公共选修课程,并因此获得广东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与广东省2020年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等奖”。


“乡村振兴•青年担当”征集

再谱“口述故事”新篇章



演讲比赛


中国脱贫攻坚战划上了胜利的句点,脱贫攻坚精神的弘扬还在延续。为更好地宣传一线扶贫干部的帮扶精神,培育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与爱国爱民情怀,为“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协同育人,2021年3月,由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州市社科联指导,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主办, 广州大学、广东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承办,广州荔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乡村振兴•青年担当”内容征集活动拉开序幕,包括“大学生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故事”“乡村致富带头人口述故事采集与教学案例编写”“乡村振兴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目前各系列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颁奖仪式。


当天新书发布活动前,举行了“大学生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故事”决赛,共评选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19名,谭晓红副主席、聂贵新副书记等领导和嘉宾为获奖学生颁发了证书。


据介绍,项目团队计划以“扶贫干部口述故事”为起点持续推进“口述乡村”行动,利用2021-2025的5年时间,陆续开展“乡村致富带头人”“乡村劳模”“乡村医生”“乡村教师”等群体的口述故事采集,以拓展与完善“口述乡村”系列丛书。


与会领导嘉宾与获奖学生合影。


【图文:信息时报记者 李晓雯  通讯员 陆璐】
【编辑:李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