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夏季音乐节开幕,在音乐中探讨“万物生长”
语音播报


7月10日,上海交响音乐总监余隆执棒乐团,携手钢琴家罗维、王雅伦,及上海女子四重奏,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主厅拉开2021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的序幕。

以“万物生长”为主题

从蝈蝈到竹林,每年的MISA艺术装置都是观众的打卡拍照要地,为配合2021上海夏季音乐节“万物生长”主题,今年的装置将现代人最熟悉不过的纸箱搬进了“星空大堂”。

音乐会前,现场嘉宾共同启动了蕴含着环保理念的装置,分别打开采用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制成的纸箱,露出一株株生机盎然的盆景,伴随着鸟儿的鸣叫声,提醒人们唯有尊重自然,方能万物生长。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表示,“今年的夏季音乐节是疫情后的第二届,去年我们以‘如约而至’为主题,今年则探讨在后疫情时代万物复苏生长的主题,并将主题命名为‘万物生长’,同时Misa 也讨论了音乐与城市、音乐与青少年、音乐与未来的多重关系。今年的艺术装置,也寓意着夏季音乐节的第十二年,汲取了观众滋养,蓬勃生长。”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MISA除了将14场音乐会通过多个网络及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外,还在音乐厅户外设置了“第二现场”,这是MISA第一次尝试通过大屏与厅外的观众实时分享精彩演出。

用音乐编织城市的《仲夏夜之梦》

开幕音乐会以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开篇,这部展现了绮丽幻想和大自然诗情画意的传世佳作,是作曲家在17岁时读完阅读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后有感而发,当观众听到熟悉的“婚礼进行曲”旋律时,恍然大悟,明白了原来幸福之声出自这里。乐团现场的演绎展现了门德尔松标志性的精灵风格,和丰富多彩的管弦乐音效。

随后,格拉夫曼的得意门生之一、青年钢琴家罗维,和“00后”钢琴家王雅伦联袂呈现了莫扎特的《降E大调双钢琴协奏曲》,钢琴珠圆玉润的音色与乐队明亮甜美的音响交相辉映,观众们也在两架钢琴近乎歌剧式的精彩对话中,体会或活泼或悲伤的情绪。

由上海交响乐团乐队首席柳鸣、第二小提琴副首席陈家怡、中提琴首席巴桐、大提琴首席朱琳组成的上海女子四重奏,为观众带来了音乐会的第三部作品:爱德华·埃尔加的《为弦乐四重奏和弦乐队而作的引子与快板》。这部对乐手演奏技术有极高要求的作品,而这组新“出道”的室内乐组合淋漓尽致地展示出她们的细腻情感和超高技巧。

最后雷斯庇基的《罗马的松树》将开幕音乐会带向了高潮,除了音乐描绘的自然风光,现场投屏也呈现出视觉上的满目青翠,上海交响乐团还特意为这次演出购买了此短片版权,第三乐章末,现场响起了由谱务租赁公司一起发来的鸟叫音频。

现场还特别加演了泽基纳·德·阿布雷乌创作,克利夫·科尔诺改编的《雀鸟》及邹野改编的《茉莉花、Hey Jude》。

从7月10日至7月24日,2021上海夏季音乐节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第三空间上演共22场精彩演出。本届夏季音乐节古典与现代并存,传统与先锋同在,观众既可以欣赏到比利时透明歌剧院制作、邹爽导演的《自然颂歌》中国首演,又可以欣赏到金郁矿与新古典室内乐团带来的简约主义作品的中国首秀;既可以领略“中国最有辨识度的说唱艺术家”小老虎与上海交响乐团重奏组带来的说唱与交响乐的首次跨界合作,又能感受到马勒代表作《大地之歌》与谭盾充满民族风情的《大地之声》的对比。

青少年一直是MISA舞台上的主力军,今年除了上海夏季音乐节学生节日乐队演出上海交响乐团委约“80后”作曲家杨帆所作的《父辈》片段,还有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的“星推秀”,这些音乐“新秀”将带着自己的原创作品登上MISA舞台。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