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经历,让独来独往的九旬婆婆“爱”上居家服务
语音播报


如果不是因为一场疫情,94岁高龄的吴婆婆还没意识到自己的独居生活会开始出现困难;

如果不是因为两次突发情况下居养员的及时照护,她也不会想到曾经独立的自己,会变得如此依赖北京街颐康中心的工作人员。

今年6月23日,吴婆婆身体突发不适,一直关注着她的居养员陈姨及时送她到医院,并在住院过程中多次帮助,直至婆婆出院;7月4日,吴婆婆肠胃又突发不适,情急之下居然自己下楼寻找居养员。而最终又是陈姨及时赶到,陪护她看急诊。

在广州市,有不少孤寡、高龄独居的长辈申请了居家养老服务。除了日常的打扫卫生、保健咨询等工作外,工作人员们还尽可能地为老人们提供开药、陪伴就医、缴纳生活费用等服务,尤其是在突发情况下的照护,为这些老人们提供了“定心丸” ,让社区养老服务变得更加接地气。





当危险降临,婆婆才意识到自己需要帮助

“吴婆婆以前是位非常独立的老人家,我没想到这次她会这么着急找我”,说起吴婆婆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的改变,北京街颐康中心杜社工不禁唏嘘。

今年94岁高龄的吴婆婆,子女都不在身边,是一位高龄独居长辈。在前几年,婆婆尽管身体方面也有一些基础病,比如高血压等,但总体健康情况不错,在周围街坊眼里是位厉害的老婆婆。

她每天自己去买菜、自己做饭,活动范围并不局限于家里。她经常去左邻右舍找老朋友们打麻将,有时候和老朋友一起逛街、短途旅游,就连养老院,吴婆婆都像逛超市一样参观了好几家。

今年5月21日,广州市发生本地疫情,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吴婆婆也像其他老人一样,希望在家里安全、无恙地度过疫情。但是,毕竟岁月不饶人,病痛,和突发的身体异常悄悄来到了婆婆身边。

6月23日,北京街颐康中心服务员陈姨接到吴婆婆电话,说心脏不舒服。陈姨随即通知杜社工。接到消息后杜社工推着轮椅很快来到婆婆家里,并与居养员一路陪护到医院,直到为婆婆办好了住院手续才离开。“到了医院医生判断是二次心梗,我真的吓出一身冷汗,如果晚发现一步,后果都不堪设想”。

经过住院治疗7天后,吴婆婆在陈姨的陪同下回到了家里。但是没过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吴婆婆感觉自己肠胃不舒服,再次打电话给陈姨。这次的急诊治疗,陈姨一直陪护到晚上12点。





好强的婆婆从此依赖上居养服务

“那天晚上婆婆因为很心急找到我,居然黑灯瞎火自己下楼走出街,一边找一边喊我的名字”。“吴婆婆,下次一定不要到处走了,在家等我,我一定会到”,在采访中,陈姨握着婆婆的手 ,一再叮嘱婆婆,生怕她下次因为找自己而走失。

“我以前什么都不怕,自己到处去打麻将,到处喝茶,但是现在我真的怕了”、“我怕自己有什么意外没人知道,就算想去医院都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记者的询问,思路清晰、有个性的吴婆婆很明显开始有了危机感,眼神里也流露出对居养员的依赖。

而在此之前,吴婆婆一向很独立自主,自己要做的事情也很少想到找人帮忙。“刚刚申请居家养老服务的时候,婆婆经常放我们“飞机”,和我们约好了上门时间,自己却跑出去喝茶,吓得我们到处找,生怕她有啥意外”。说起吴婆婆之前的“淘气”表现,杜社工忍俊不禁。

从今年3月份申请居家服务至今,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吴婆婆开始接受、甚至依赖居养员。如今,在婆婆家门口这条老巷子里,经常会看到居养员陈姨用轮椅推着婆婆,陪她去开药、购物、看病。此外,陈姨每周还去婆婆家给她打扫卫生。而每天的电话查访,也是必不可少。尽管无法和儿女膝下承欢的家庭相比,但是吴婆婆的生活,也因为居家养老服务,变得安全、温暖。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州市正逐步建立并完善全市的颐康中心。广州市首批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共有24项,包括老年人照顾需求评估、养老服务向导、家庭养老床位、日间托管、老年人助餐配餐、定期巡访、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康复护理等。

具有本市户籍且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居住的60岁及以上的老人,符合《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的申请对象可申请政府服务资助。如:散居特困供养人员、低保低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80周岁及以上的独居(子女不居住在广州市/无子女)或仅与持重度残疾子女共同居住的等老人可进行服务资助申请,经过照顾等级评估和审批后可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