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安杨东:三人小组能发挥1+1+1>3的作用
语音播报

6月2日晚至今,广州市公安局警察训练部训练三处教官杨东一直守护在荔湾区白鹤洞街的抗疫一线。作为“三人小组”成员之一,杨东协同广州市肿瘤医院医护人员,以及荔湾文广体旅局志愿者一同对辖区居民开展入户健康走访、人员排查、居家隔离人员服务管理等工作。

杨东所在的金道社区,辖区内一共2000多户,6000多名居民,小区内多是9层的楼梯楼。每天,杨东所在的“三人小组”成员都需要穿着防护服从早上9时挨家挨户排查,一直工作到中午1时。“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是因为‘三人小组’分工非常明确,这个模式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保障。” 杨东说。

杨东介绍,社区“三人小组”三种角色分工明确,比如卫生工作者拥有医疗卫生专业知识,负责健康观察、核酸检测并做好造册登记;社区工作者熟悉当地情况,负责向居民做好安抚和解释工作;而民警的工作要求也非常明确,比如民警需要强力统筹,负责居家隔离人员的监管、秩序维持、流调运转、利用大数据进行重点人员排查和核酸检测、及时处理涉疫情纠纷等。但杨东透露,在这场防疫阻击战中,出于内心的正能量和积极乐观,“三人小组”成员之间,甚至小组与志愿者们之间都是不分你我,相互补位、相互扫清工作中的障碍。 

合力抢救独居老人

6月15日上午9时,杨东所在“三人小组”就曾经历了紧急一刻。当时,三个人还正在做穿防护服之前的准备工作,突然接到社区志愿者求助,称有一名60多岁的独居老人,在工作人员上门多次敲门时未有回应,“因为前一天晚上老人还有开门,于是志愿者当下立马感觉情况不对劲”。听罢,杨东迅速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跑步前往该老人住处核实,而医护人员及志愿者也随即赶到。

“在等开锁的志愿者前来的过程中,我们三个人一同把老人的情况了解清楚,比如室内情况,老人的亲属关系,老人是否有基础病等,并判断出大概出现了什么情况,进一步很快分工。

等房间门打开后,三人进入室内,便发现老人仰卧在床上,处于半昏迷状态,脉搏微弱,呼吸不规律。“我们呼唤老人,也没有答应,当时因为血压计还没送到,于是我只能根据自己的常识来进行判断和分工。卧室面积只能容纳两个人,我和医护分别在老人的两侧,将老人的身体扶正,垫高其头部,身体偏右侧卧,我和医护人员分别给老人按压人中、揉颈部、用棉签沾水喂糖水等方式来进行急救。”杨东告诉记者。

而与此同时,荔湾文广体旅局的工作人员则在卧室外配合调制糖水、拨打120、联系老人的亲属、递物件以及清理房间过道内两侧的桌椅等,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

几十分钟后,老人逐步恢复了自主呼吸,但仍未苏醒。杨东和医护人员便一直坚持为老人做“唤醒”急救,直到救护车来。“非常欣慰的是,我们看到老人躺在救护车上时睁眼了。”

整个过程持续了2个多小时。等救护车驶离后,杨东和三人小组又返回老人住处,安排志愿者们一起为老人收拾需要住院时等衣物、并清扫住房和床铺。等他们做完一切,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将近两点,杨东这才发现,汗水不仅湿透了他的衣服,甚至连防护服也已经湿透。“虽然可能会影响防护效果,但是当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三个人合力,比一个人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在谈及“三人小组”的工作体会时,杨东激动地说:“‘三人小组’模式可以发挥‘1+1+1>3’的作用。其实我们三个人起初互相之间都不认识,但是半个月下来,每天互相给对方做消杀,穿防护服,又一起从事社区居民的防疫工作,互相鼓励和支持。大家已经产生了很深厚的情谊。”

遗憾之处:

想多学一些急救知识

不过对于这次抗疫,杨东依然存有遗憾。端午节当天的晚上,杨东在完成一天工作,刚好做完防护服消杀之后,突然一名志愿者跑来,告诉他“有一位老人家不行了”,来不及思考,杨东没穿防护服就一个人冲了上去开展急救工作,一直坚持到救护车来,老人被送上了车。

但是遗憾的是,因为老人年岁已高,年龄90多岁,且存在基础病,尽管杨东和医院工作人员都尽了最大努力,但最终老人还是不幸离世。“我很难受,心想,如果自己能够多学一点救护知识,如果再快一点发现老人的情况,或许救援就能多抢一秒,老人就不会去世。”

为此,杨东决定在疫情结束后,白鹤洞解封后,他再去学习一些专业的急救知识,“争取增加自己的知识量”。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