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讲述的中国故事 | 他用生命践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语音播报

微信图片_20210601170127.jpg


1965年7月14日,原济南军区驻徐州某部工兵一连五班班长王杰为了保护身边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而光荣牺牲。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第71集团军时,参观了王杰生前所在连队荣誉室,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总书记详细了解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事迹,动情地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总书记强调,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微信图片_20210601231459.jpg


1965年7月,原济南军区驻徐州某部工兵一连五班班长王杰被选派到江苏邳县帮助民兵训练。7月14日早上7时30分,在组织训练时,拉火管意外自燃,为保护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王杰奋不顾身扑向炸点,献出了23岁的宝贵生命。王杰身上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成为人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1965年11月27日,国防部命名王杰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几十年来,“王杰班”的一茬茬战士自觉继承老班长遗志,坚持立足岗位学习实践“两不怕”精神。


eba00c7c90afcd90047ba19020819ba.png

王杰雕像


在“王杰班”荣誉室里,整面墙都摆满了锦旗和奖状,这些都是王杰“两不怕”精神传承的见证。据介绍,连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12次、三等功10次。2015年,在王杰牺牲50周年之际,他生前所在连队被原南京军区授予“弘扬‘两不怕’精神模范连”的荣誉称号。近10年来,连队年年是“军事训练一级单位”,2020年“王杰班”夺得连队比武3个第一。


微信图片_20210601224413.png

“王杰班”荣誉


微信图片_20210601170636.png


“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当兵4年,王杰写下了10多万字的日记,他的行动实践着他的信念。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王杰生前所在连队时深有感触地说:“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王杰精神研究会前会长汪春恩告诉记者,王杰1942年出生于山东金乡县,他从小就崇拜英雄人物,当兵是他唯一的理想。1961年8月,他如愿以偿成为坦克某师工兵营的一名战士,平时主动帮助战友,抗洪救灾中冲到最前面……不久,作为新兵的王杰就成为刻苦训练的典型、公认的技术能手,“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王杰。”战友这样评价他。入伍两年,凭着不怕苦的精神,王杰考取了工兵五大技术“满堂红”,先后3次被评为“五好战士”、2次荣立三等功。


“王杰民兵班”第一任班长李彦清,是当年王杰用生命掩护下来的民兵之一。对当时的情景,李彦清至今仍历历在目。他告诉记者,当时王杰为了安全,自己先到河边进行试验,待试了2次都成功后,就让民兵一起来听讲解。“我当时突然看见王杰扑向炸药包,他甚至还没有完全接触地面,炸药就爆炸了。我站在他的左前方,突然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当我缓过神,看到王杰时,他衣服都被炸碎了,鼻子流着血,帽子也掉了。我们在场的人都哭着扑上去喊着王杰的名字。那场面一辈子都忘不了。”


微信图片_20210601224556.png

“王杰民兵班”第一任班长李彦清


在“王杰班”驻训地,整齐的宿舍里摆着一张空床,上面有一床叠好的被子,床边是王杰雕像。“那是老班长的床。”现任“王杰班”班长黄龙告诉记者,每年新兵来到“王杰班”第一天,都会为老班长叠一次被子,体会和老班长并肩作战的感觉。每位战士都要看老班长日记,了解老班长的生平,学习如何传承弘扬“两不怕”精神,“每位战士都深知老班长的故事。”


50多年来,“王杰班”战士来了一批又一批,不变的就是“两不怕”精神。在2020年7月的江西九江抗洪救灾中,“王杰班”战士同样冲在了最前面。黄龙告诉记者,有个战士叫李哲,在一次战术训练时受伤,肋骨断了两根,腰伤一直影响着他。“但在抗洪救灾时,李哲是第一个跳下水的,从晚上9点到凌晨3点,他一直坚持垒沙袋,尽管衣服湿透,沾满黄泥,他也全然不顾,根本不记得自己的腰伤。”黄龙说,直至回到驻地,李哲才感到腰疼得直不起来。


image.png

“王杰班”现任班长黄龙


1995年出生的战士卢守松刚来“王杰班”时,因为体能不是很好,长跑拉练中,差点掉队。“当时跑一会就受不了了,但我想,自己刚进‘王杰班’,不能给集体丢脸,想着‘王杰班’那种精神,还是坚持跑了下去。”终点到了,卢守松也倒下了,想起那时的情景,“我不觉得害怕,因为我是‘王杰班’的战士,该拼命的时候肯定会拼命。”卢守松说。


“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为革命,永远跟着党……”如今,王杰精神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飘洒在军营沃土上,开出灿烂的“英雄花”。


专家.png


从王杰舍生忘死精神中汲取大无畏的担当勇气


王杰以短暂的23岁生命,坚守并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大无畏的革命斗志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精神丰碑。


首先,我们应当从王杰舍生忘死精神中汲取大无畏的担当勇气。王杰同志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王杰在生与死的关头,毅然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鲜明体现了共产党人应有的忠诚担当。现在,我们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前进途中我们将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要像王杰同志那样,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image.png

王杰荣誉室


其次,我们应当从王杰 “三不伸手”的高尚情操中汲取自律的人格品行。“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廉洁自律的品行。共产党员所赢得的荣誉,只有得到组织和群众的充分认可,才能算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能不能在荣誉面前“知止”,是对一个人党性纯洁、思想纯洁、信仰纯洁的检验。不管职务有多高,贡献有多大,都不能向党组织和人民讲条件,这是一名党员的先进性所决定的,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就无法达到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我们应当自觉修炼好“三不伸手”的高尚情操,时刻用王杰 “三不伸手”这个镜子照一照自己,找出差距,激荡和净化心灵,从而坚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拾级而上、争当新时代的楷模。(受访专家/中共邳州市委党校副校长 陈良)


默认标题_自定义px_2021-06-01-0 (4).png


把“硬骨头精神”融入血脉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就强军兴军发表重要论述。他强调,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后盾。


在广东惠州风景绮丽的罗浮山下,驻守着一支闻名全军的英雄连队——陆军某部“硬骨头六连”。战争年代,这支连队以敢打猛冲、刺刀见红而威震敌胆,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锻造形成了以“三股劲” “四过硬”为核心的“硬骨头精神”。如今,新一代六连人接过前辈的战旗,以“忠诚于党,克服万难”的铁血豪情,让“硬骨头精神”历久弥新,焕发时代光芒。一把拼弯的刺刀、一封诀别的家书、一根血染的挑杠,荣誉室里的这三件传家宝,成为六连官兵传承红色基因、铸牢军魂的重要载体。六连指导员冯杰介绍,80多年来,一代代官兵接力传承革命先辈百折不挠、有我无敌的敢战血性,把“硬骨头精神”融入血脉。   


不仅如此,连队还将生死观教育作为战斗精神培育的制高点,经常性组织官兵学习生死观论述、读历代军旅诗词、讲英雄战斗故事,让“个人死国家民族生、自己死兄弟战友生、肉体死精神永生”深深烙印在官兵心中。(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钟志光)


副本_未命名_自定义px_2020-12-31-0 (2).png


温馨提醒: 

“跟着总书记学党史·学习排位赛”近日已圆满完赛,但我们的题库还在不断更新丰富中。 各位学习达人,看完报道别忘了做做题目温故而知新喔! 


随堂练习题(单选题)


1

2020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就国防和军队建设重点工作提出要求,要坚持(  ),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工作,及时有效处置各种复杂情况。

A. 以人为本
B. 底线思维
C. 学用结合、知行统一
D. 系统谋划、顶层统筹


2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第71集团军时强调,要用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建连育人,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培养“四有”革命军人,锻造(  )过硬部队。

A. “四铁”
B. 技术
C. 胆识
D. “四个”


微信图片_20210601223231.jpg

策划:杨清蒲、周成华、林明 

执行:赵东方、余靖、汤新颖 
统筹:王菁、张毓、王晨阳、徐梅花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陈庆辉(署名除外)
海报/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谭惠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