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聚焦于“薛派”!粤剧薛派艺术传承研讨会举行
语音播报

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粤剧薛派艺术传承研讨会”于518日在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举行。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等单位、机构的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编导、专家及高校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就粤剧薛派的艺术价值、历史贡献及传统戏剧的继承与创新等问题展开讨论。

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王炜作为主办方代表讲话,他表示,薛觉先的戏剧观在当下依然对我们有极大启示,在研讨、传承薛派艺术时,应辩证看待革新与传承的关系:不仅要继承好保护好薛派精湛的表演艺术,更要继承发扬好薛觉先引领时代的艺术革新精神和艺术自省意识,更好实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王炜

中山大学教授董上德提出,应加强从理论建构的层面研究薛觉先的艺术价值及其粤剧观。当谈及一个流派时,应具备历史观,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分析当代戏曲现象。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丁凡指出,此次研讨会将薛觉先的艺术作为流派传承去研讨,十分有价值。对于传承与创新,他认为只有把握好自身流派特色,才能更好将薛派艺术发扬光大。

丁凡

此外,多位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如小神鹰、彭炽权、黎骏声等,生动回忆了年少习艺的经历,表达了对薛觉先舞台表演艺术的崇敬及其对粤剧百年来繁荣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呼吁加强对薛派流派特点的研究

原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罗铭恩分析了薛派经典《胡不归》的成功经验,提出学习继承薛派艺术的关键是其创新精神。

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张晋琼表示,应加强对薛派流派特点的研究,抓紧挖掘保存薛派艺术的精髓。

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勇从剧场经营的角度,探讨将薛派经典剧目以小剧场的形式呈现,在创新中传承薛派经典艺术。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练行村认为,应继承薛觉先推陈出新的精神,创作出当代年轻人喜爱的戏剧作品。

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副秘书长陈艳冰分享了在研究薛派艺术风格时“旧中有新,新而有根”的心得体会。

原顺德区曲协主席甘剑波表示顺德是粤剧之乡,薛觉先是顺德籍名人,自己作为当中一份子,感到与有荣焉,将继续学习薛觉先对粤剧的改革和创新精神。

与会的著名粤剧编导也各抒己见。国家一级编剧何笃忠以《胡不归》为例,强调戏剧创作应该符合时代需求。著名粤剧编剧潘邦榛谈论了《胡不归》的悲喜不同结局处里的问题,表示戏曲创新应学习薛觉先兼收并蓄的精神,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品位。著名粤剧编剧肖柱荣结合《胡不归》现象论述了粤剧创演的成功经验。著名粤剧导演梁从风则以舞台呈现的角度论述了个性创造的重要性。

倪惠英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主编倪惠英做总结发言。她表示对粤剧传承而言,继承是关键、创新是动力;对薛派艺术的研究,要继续加强对源头的梳理,正本溯源。她深感现在是粤剧最好的时代,应该把握好机遇,在国家强有力的支持下,衷心期待粤剧事业再创辉煌。

戏曲的守正创新,离不开时代的革新,更离不开流派本体的承托。与会专家纷纷表示,以往粤剧界对薛觉先的关注更多着落在“薛腔”上,此次研讨会首次聚焦于“薛派”,将薛觉先的艺术作为一个流派传承去研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张素芹

通讯员:郭君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谢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