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记者从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现开门红,实现营业收入396.14亿元,同比增长25.5%。
作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要集聚区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核心区,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全区聚集生物医药企业超3000家,年产值占全市6成以上。2020年,全区生物医药企业营业收入1485.91亿元,同比增长14.8%;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4.38%,获评中国生物医药最佳园区奖、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创新药物潜力指数十强园区,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第一梯队。
生物医药是“十四五”期间该区“黄埔制造万亿计划”重点发展的产业。该区将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全力建设千亿级生物创新型产业集群。
依托“两城一岛” 前瞻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高新区通过聚焦国家平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已形成 “两城一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格局。
广州科学城发挥国家级高新区核心园区优势,侧重中试和孵化,建设世界顶尖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新广州知识城发挥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优势,高标准建设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区,集聚美国GE、瑞士龙沙、百济神州等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项目,打造世界生物医药龙头企业集聚区、国际一流生命科学研发协作示范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布局广州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等高端研发平台,集聚金域医学等生物医药企业510多家,对标美国波士顿、英国剑桥,创建国家生物医药政策创新试验区及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和生物安全研发中心。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依托“两城一岛”产业平台,前瞻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坐落在生物岛的广州实验室,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聚焦呼吸系统传染病及其引发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领域,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
生物岛实验室是首批广东省实验室之一,集聚了徐涛、宋尔卫等12位两院院士,引进107位PI(首席研究员、学术领头人),是再生医学与健康前沿研究、临床应用、成果转化和高水平人才基地,在构建我省新冠疫情防控体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由钟南山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建设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围绕国家生命健康发展战略,打造细胞科学研究和生命健康领导的世界级科学中心。由贺福初院士牵头建设慧眼大设施工程项目,为智慧医疗、蛋白质药物研发、生物安全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张伯礼院士领衔的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正致力建设大湾区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
据悉,黄埔区、广州高新区被认定为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累计8家,占全省2/3。
生物医药产业逆势上扬 加速抢占全球创新制高点
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紧扣“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提高科技为经济质量服务能力。面向经济主战场,生物医药产业逆势上扬。
据统计,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医药制造和医疗器械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新增生物医药上市企业4家,累计14家,占全市73%。27个顶尖的生物医药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投资总额达864亿元。百济神州广州基地建成后,产能最高可达20万升,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产能最大的本土创新药企自有生物药生产基地之一。
疫情下,该区加快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全方位构筑“防、检、治”一体化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体系,取得了三个“全国第一”和三个“全国最大”:第一批核酸诊断试剂盒、第一批抗体快检试剂盒、第一批核酸快检试剂盒在该区诞生;区内有全国最大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生产企业达安基因,全国最大的抗体检测试剂盒生产企业万孚生物,以及全球单个检测量最高的机构金域医学。
聚焦安全可控,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正加速抢占全球制高点。
2019年,百奥泰研发了国内首个获得上市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倒逼号称“药王”的原研药修美乐大幅降价,降幅达83%。今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百奥泰生物自主研发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20mg/0.4ml(预填充,皮下注射)新规格,这是国产首个小剂量皮下注射剂型阿达木单抗,逐步摆脱对国外创新药物过度依赖的局面。
铭康生物的“铭复乐”填补国内空白,诺诚健华研制出全球第三个BTK抑制剂,奇绩医药的“金蓉颗粒”获得近年来区内首张新药证书,康立明生物获批我国首个肠癌粪便基因检测试剂盒,燃石医学获批国内“肿瘤NGS第一证”……在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200多家企业参与抗疫,3000多家企业奋勇创新,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以制度和政策为保障 多层次打造生物医药人才梯队
近年来,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着力打造产业发展的政策“软环境”,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完善引进、培养、服务高端人才机制,为科技创新事业提供人才支撑,多层次多角度打造生物医药人才梯队。
2017年起,该区在全国率先推出了“IAB发展实施意见”,其中“B”政策是为生物医药产业量身定制的专项政策;2020年,为吸引重大生物医药项目在黄埔落地,推出“高端生物制药8条”;今年3月,重磅出台“生物医药10条”,推动生物制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高端生物制药8条”中,单个项目完成约定的固定资产投资,最高可给予5亿元奖励,是全国生物医药产业扶持力度最大的单项措施。“生物医药10条”提出,一项新药研发问世过程中,叠加市的政策,企业最高可获得约1亿元研发奖励,扶持力度全国居首。
生物医药产业支持政策对产业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以“IAB发展实施意见”中对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创新、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奖励条款为例。截止2020年底,全区共奖励33家单位合计121个批件,目前已有1个批件实现产业化,2个批件已提交上市注册申请,9个项目已进入3期临床,26个批件进入2期临床,为企业的临床研发提供了“雪中送炭”式的资金支持。而在新药证书方面,百奥泰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获得1000万元奖励,2020年,上市首年即实现产品销售收入近2亿元。
与此同时,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通过制定“美玉10条”、“海外尖端人才8条”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政策,吸引了王晓东院士团队的百济神州、施一公院士团队的诺诚健华、谢晓亮院士团队的广州赛纳等一批科学家领衔的重大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先后落户,在生物医药行业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目前,该区集聚钟南山、徐涛、施一公等40多位院士专家团队,高端生命科学人才超700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缪璟 何瑞琪 通讯员 范敏玲 钟飞兴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 缪璟 何瑞琪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汤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