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画魅力,味古人雅趣|《古画风雅》带你遍览艺术珍品
语音播报

为什么说“好色”成就了唐伯虎等明朝画家?

古代女性画家如何用作品出圈?

中国古画与国外同主题或同品类作品的相似点在哪儿?

学好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对解读古画大有益处?……

带你遍览艺术珍品,多维解读古画魅力,细味古人雅趣。

《古画风雅》

著者:苏三公子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甄选90多位艺术巨匠的近200幅传世名作,全面覆盖中国古画品类和知名画家,系统梳理了仕女画、山水画、花鸟画等古画品类的演变脉络。

本书的主题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读古画,品古人风雅。关于古人风雅的一面,古代诗词已经写得很多了。而作者察觉到诗与画之间的微妙联系,将两者予以交融解读,为我们打开了品读古画的另一扇大门,也为我们理解古诗词提供了更直观的载体。如,在赏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这幅画时,作者用杜甫诗《丽人行》和张祜《集灵台》中的诗句“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来予以诠释;而写到夏圭《雪堂客话图》,作者自然联想到苏轼被贬黄州时修盖的“雪堂”,在回顾苏轼这段经历时,又自然引出他的《寒食帖》;马远根据宁宗皇帝的题诗“触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鸟不成啼”创作的抒情小品《山径春行图》,是程颐笔下的“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是欧阳修所写的“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也是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样的旁征博引书中比比皆是,使作者的解读远离了枯燥乏味,而充满文学的意味、古雅的气息。

在对各品类作品进行赏析之余,作者深入到古画情景之中,结合历史背景,解读画面背后的社会意义以及画家的创作意图,同时佐以相关的诗词作品、名人逸事,并挖掘出其中所刻画的花事、茶事、渔隐、抚琴、博古、雅集等古代生活细节。是一部全面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优质读本,更开创了多维的视角,带你发散思维,找到自己进入古画世界的专属通道,重温千年时光,领略古画魅力,细味古人雅趣。


作者简介

苏春玲,笔名苏三公子。古画爱好者、文字工作者。小说、散文、书画评论等作品散见于《金钥匙》《海关文学》《艺术广场》《城市漫步》等杂志;编辑出版有深圳海关《风采聚焦》《雄关印记》等图书。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孙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孙珺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孙珺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