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来一碗增城的正果云吞
语音播报


  增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35项,全区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共35人。增城积极推进新形势下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将非遗传承从“幕后”推向“台前”,讲述城市历史,提升城市知名度。本中心推出“活力增城,魅力非遗”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对于正果人来说

正果云吞

不仅是饱腹的食物那么简单

它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是许多漂泊在外的正果人深深的怀念

因为正果云吞

正果镇被一些食客称为“云吞镇”




正果云吞,你了解多少?


  正果云吞的历史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正果水运进入鼎盛时期,圩镇店铺林立,货如轮转,成为增城内仅次于县城与新塘的第三大镇。祖传云团的第一代经营者在正果镇的江边上开了一间云吞档,供过往的镇民、村民食用。


因正果云吞制作历史源远流长

又以皮薄馅料靓、入口鲜香闻名

演绎着最淳朴最入味的情怀

其传统技艺在2020年7月

被列入增城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传承着“食过翻寻味”的真谛






正果云吞制作大有讲究


增城区级“非遗”

正果云吞制作技艺传人蓝伟东介绍

云吞制作有“三大讲究”


第一

皮薄如纱,按比例将蛋白与高筋面粉混合,用木棍反复碾压产生筋道,面皮薄至0.3毫米为最佳;


第二

馅料选用猪的前夹肉,比例控制在“肥三瘦七”,手工捣碎;


第三

清汤鲜甜,新鲜猪骨要柴火熬制3小时,才有那股地道风味,未入口,即可闻见猪肉、胡椒等香味四溢。


事不宜迟

一起来制作正果云吞吧

  

  1. 按比例将蛋白和高筋面粉混合好,加入水和碱水,揉成粉团;



  2. 用长棍不断擀皮,擀皮途中撒上生粉,擀成0.3-0.4毫米的薄度;



  3. 刀切成7x9公分的长方形云吞皮;



  4. 手工刀切和剁猪肉至有胶质即可;



  5. 用筷子放一点肉馅,随意捏好;



  6. 起锅放入云吞,盖上盖子煮沸;



  7. 捞出云吞前,碗里放葱花和高汤,再放云吞;



  8. 最后在其表面加上少许花生油,香滑爽口的正果云吞就完成啦。



“狮子头,金鱼尾”造型

正果云吞的特点

起锅后

又薄又滑的云吞皮在汤中浮起

像金鱼尾巴在水中一般摇曳生姿

里面的馅料透过薄薄的面皮若隐若现

卖相很是诱人


亲尝一口,烫嘴滑溜

让人不经咀嚼就“咻”一下吞进

“一口一啖

是传统云正果吞该有的传统”

蓝伟东说




让正果云吞传下去


为了让正果云吞制作手艺传下去  

名声、口碑走出去

蓝伟东现已培养了30多名学徒

在云吞馅料添加芝麻、瑶柱、蟹子

等创新传统的主旋律

并将制作工艺流程进行整理

作了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加以保存

让正果云吞得以很好地传承和发扬



正果云吞,正!

你爱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