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是一种本能 | 中国传统色的魅力
语音播报

色彩,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的最直接的表现。

对美好色彩的向往是我们的本能。

而中国传统色的美,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悦舍茶道花道美学的千禾老师和黄健老师擅长“小原流花道”和“悦舍和道中国茶”,近期特邀小原流花道准教授罗勇开设了中国传统色专门课程。

下面就让罗勇老师给我们介绍中国传统色的魅力~


向内的探索


自然色彩学是一个强大的系统,东西的文化差异,我们对于色彩课的理解和选择角度,与我们以茶道和花道本身的角度无异,都是追求向内的探索。

西方,以瑞典NCS为代表,NCS(Natural Colour System),是来自瑞典的色彩设计工具,它以眼睛看颜色的方式来描述颜色,同时给出一个色彩编号,形成数字化的色彩系统,辅助设计师或从业者,进行标准运用和和创作的理性工具。

东方,中国的美哲主张天、地、人之间的平衡、调和。古人通过眼睛所见,内心所悟描述色彩,以具象、熟悉的事物描绘抽象、新生的事物,对于色彩的应用,以天地自然的造化作为尺度和标准,进行自我关照和情感传递,一定程度讲,色彩是万物共存于这个世界的本体,好色是我们的本能。

开设花道茶道美学的初衷,是助于修行人对美感、幸福感的提升,要用眼、耳、鼻、舌、身、意去感知,产生内心对自己的认同。

学习的小原流花道,花型的美感源自于通过在大自然观察、取材、创作。其中花材颜色的组合、搭配也是一门学问。我们会发现,每个人对美的感知力、当下心境的不同,每一个作品呈现的气韵也是不同的。

而我们在专题课里选择以中国传统色为强大的美学依据和方法....


何为中国传统色


中国传统色传承千载,现今却散漫难寻,逐渐消失在古籍碑刻之中。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简洁,前者注重天、地、人的联结,东方色彩是活的,古人在春耕、夏耨、秋收、冬藏的季节流变中感知、表达色彩,所以即使在几千年后,我们依然能体会到传统色的雅与美。

中国古代汉语中颜色词的丰富代表了华夏文明的进化高度。透过字书、史籍、绘画、诗词、医书、小说……从天象、建筑、动物、植物、服饰、器物……从具象到意象两个维度,如四季中植物、天空的颜色,感知大自然色彩变化,提升对美的敏锐捕捉、精确表达的能力,将美融入生活中。

鱼陟负冰之起色“海天霞”,取自明朝时期皇宫织染局一种名为海天霞的罗(宫人通常裁做春服里衣)。

“烂漫花棚锦绣窼,海天霞色上轻罗”,只是听着这个名字都倍觉浪漫。

热播的古装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服饰也运用了中国传统色蟹青、月白。

月白色:淡蓝色,指的是月亮的颜色,古人认为月亮的颜色并不是纯白,而是带着一点淡淡的蓝色。

《红楼梦》中对黛玉衣着的描述“月白绣花小毛皮袄”“杨妃色绣花锦裙”

通过曹雪芹先生的文字描述来看,黛玉上身着淡蓝色的小毛皮袄,下身穿粉红色绣花绵裙,又多了几分娇艳妩媚,整体都是淡雅的颜色,寥寥数字,通过传统色的表达,黛玉的气质灵活呈现。


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季节的变化是怎样的?

学习中国传统色彩,我们将感悟到为何“万物有灵且美”。


学会了应节气选择适合的花、茶、器物、服饰……温柔对待身心之余,无形中也为他人带去因遇见美而心生的愉悦能量。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涂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