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声音13 | 要加大再分配力度
语音播报

你好呀,这是我们第13次见面。

上周有哪些好声音?

我们把最精华的部分,告诉你。


一周声音13 | 要加大再分配力度


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要推动实施好探月工程四期,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

——2月22日,习近平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时强调


大家关注院士推选,是出于对院士崇高地位的尊敬,也是希望通过院士推选对全社会的风气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基于此,科学共同体须有一个明确认识:事件中有关学术评价的部分,应由科学界达成共识,用专业来发声;而那些带有“公共性”的部分,则应面向公众保有足够的坦诚

——2月22日,解放日报,《如何看待“茅台院士”风波》


这几天年轻人通过“热搜前十都关注英雄”,表明了自己对英雄的态度,表达了一代人的英雄观。这不是对英雄无感的一代,他们的内心从来没有失去对英雄的崇拜。平时的娱乐,平时的小确幸,平时的风花雪月,跟在这种时候把这样守护国家安全、守护岁月静好的英雄捧在手心,一点儿都不矛盾。实际上,英雄们的努力,正是为了能让普通人去享受自己的小确幸、去轻松地追星。

——2月22日,中国青年报,《一个国家的英雄基因就这样生生不息》


门槛可以无限低,福利可以无限给,但说白了,这些举措顶多可以彰显求才若渴的诚意,却不代表一个城市汇聚人才的真正优势。

——2月22日,杭州日报,《“抢人才”不能仅靠低门槛》


重新凝视那幅打动人心的照片,其中包含着母爱、思乡等丰富主题,但最动人的莫过于肩上扛着生活的重担、怀里仍然抱着前行的希望。如今,巴木玉布木以灿烂的笑容面对过往的辛劳,以红火的日子回应人们的关心。这种乐观,支撑她用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也激励每一个人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2月23日,人民日报,《“春运母亲”见证时代变迁》


日剧《大叔之爱》里有这样一句扎心台词:“你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中年人,你可以往死里骂,尤其是那些有房、有车、有孩子的。”这句话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年人职场困境。

——2月24日,中国青年报,《35岁怎么就成了“被嫌弃一族”》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2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城市本身就是由多样人群汇聚而成,必然面临着千差万别的具体需求。年轻人喜欢线上的便捷,老年人则习惯线下的实在;成年人适用标准的尺寸,小孩子则需要“缩小的版本”;一般人呼唤细致的服务,残障人士人则依赖特殊的帮助……许多群体或许是社会中的“少数”,但他们的需求却不可忽视。如何回应他们的需求,直接体现着城市的治理温度、社会的文明程度。

——2月26日,北京日报,《大城精治要兼顾不同群体》


“通报”本是一个纠风问责的好东西,多数地方很好地使用了这个“锐利武器”。但也有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力度不足,该通报众所警觉的,仅仅关起门来“个别处理”;二是“过犹不及”,少数层面出现了一刀切、一锅端,背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事求是,甚至背离了起码的人性、“人情味”,最终脱离了干部和群众的大多数——这两个“倾向”,应当引起注意。

——2月27日,解放日报,《“眉来眼去”也要“通报”?》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广州元宵告白刷爆朋友圈。


编/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伟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