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和远方”投稿|吃美食 品文化
语音播报

慵懒的午后泡上一杯茶,随手拿起汪曾祺老先生的《人间滋味》,看完几章后乐了,这不是中国吃货指南吗?

萝卜、豆腐、栗子,韭菜花、手把肉等都是他自己品尝过的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或者家常小菜,没有天花乱坠的描写,有的只是轻松的笔调,简单质朴的语言,虽没有过多的修饰,写的都是些家常小菜,但是却让看的人食指大动,恨不得都尝尝。

在翻到豆腐这一章时觉得特别的兴致高涨,因为中午刚吃完豆腐!不同于老先生书中所写的各种豆腐,我吃的是母亲亲手制作的客家豆腐。作为客家女人,母亲早年间为了生活磨得一手好豆腐,从磨豆、滤浆、煮浆、点浆到豆腐成型的一系列操作都是母亲亲力亲为。

母亲磨豆腐时我们都喜欢围着,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吃到豆浆、豆腐皮、豆泡、豆腐花、豆腐,她总笑话我们说像喂小猪。

豆腐磨好后,我们一般都会做成酿豆腐,把肉剁成馅,再将肉馅塞入豆腐中,犹如面粉裹着肉馅。煮好的酿豆腐,吃起来汤汁醇厚,鲜嫩滑润,口味鲜美。客家酿豆腐是客家美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它之所以能在客家人日常生活中拥有这么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味,更是因为客家酿豆腐酿的不只是简单的肉馅,它酿的更是客家人对家乡的情怀。

当吃下一块客家酿豆腐时,品到了客家酿豆腐的美味,更感受到了这份舌尖上的情怀。我想,汪老先生如果吃过我们这儿的客家酿豆腐,肯定也会念念不忘,在他的豆腐篇章中为之留下篇幅。

《人间滋味》写的不仅仅是食物跟回忆,而是透过食材谈论了人文地理和社会形态,更是关注了食物背后所蕴含的名俗文化。汪老在书里写道:“口味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酸西辣,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中国文化如此多元,我们不应该只守着眼前的一方文明,而是应该都看看,都感受一下,对我们的文化有自信。


作者:邹海珍(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吴波

由中共广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和广州日报联合主办的“书和远方”欢迎大家写下读书心得,踊跃投稿。投稿方式:woshuwodu@163.com(注:请在邮件内留下你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