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歎灣區|粵港澳大灣區那些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语音播报

近日《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出台,《規劃》中的「共建人文灣區」章節特別提到要做好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大灣區有豐富的文化和旅遊資源,不乏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截至目前,大灣區有3處世界遺產,包括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和「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以及廣東與其他省份聯合申報的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

來!讓我們通過圖文感受一下粵港澳大灣區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卓越風姿。

澳門歷史城區:中西交匯 融合共存

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時間:2005年

「澳門歷史城區」是一片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包括25個古老建築和8個廣場,經過街道的串聯,構成「點、線、面」綜合體。

該歷史城區主要集中在澳門半島中南部,是500年前葡萄牙人登陸以及後來主要生活的區域。它是澳門城市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國境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西特色建築共存的歷史城區。


游客在澳门大三巴牌坊前游览。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摄

穿行在澳門老城區,腳踏白黑兩色小方石鋪成的狹窄街道,在大三巴牌坊、主教堂、崗頂劇院等一座座具有數百年歷史的老教堂或修道院前凝神佇立,你時時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南歐風情;而媽祖閣、哪吒廟、關帝廟、鄭家大屋和盧家大屋,又不斷提醒你這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中國小城。

哪吒廟(圖片來源: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網站)

獨具中西文化特色的「澳門歷史城區」,是澳門旅遊業的一張名片,不斷吸引着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

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風格各異 獨具特色

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時間:2007年


  廣東開平是中國著名的僑鄉。歷史上一段時間內,開平治安混亂,加上河流多,每遇颱風暴雨,洪澇災害頻發。廣大僑胞因此決定在家鄉開平建造具有防衛、防洪、居住功能的碉樓。


開平碉樓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攝

碉樓是一種多層塔樓式鄉村民居。開平碉樓最大的建築特點是中西合璧。因為華僑旅居世界各地,所以開平碉樓匯集了多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例如有「開平第一樓」美譽的瑞石樓就同時使用了古希臘愛奧尼克風格的柱式,巴洛克風格的山花,融入中國傳統的福、祿、喜、壽內容的灰塑圖案等。僅是瑞石樓一座碉樓就體現了多種建築風格,那麼1800多座碉樓所形成的獨特風景線便可想而知了。

走進開平碉樓,仿佛走進了「活生生的近代建築博物館」。這些碉樓與周圍的鄉村景觀和諧共存,體現了中西方建築風格複雜而完美的融合。

中國丹霞:鬼斧神工 美不勝收

入選世界自然遺產時間:2010年

「中國丹霞」是一個由六大丹霞地貌(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聯合申報併入選的世界自然遺產。它講述了丹霞地貌不同的演化階段,呈現了一個完整的自然故事。

丹霞地貌是在中國命名並發展起來的一種地貌類型。簡單來說,它是由紅色陸相碎屑岩發育的以赤壁丹崖為特徵的地貌類型總稱。

位於廣東的丹霞山是中國丹霞地貌的命名地。1928年,我國著名礦床學家馮景蘭在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丹霞山注意到分佈廣泛的第三紀紅色砂礫岩層,並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紅色砂礫岩層命名為丹霞層。


廣東丹霞山 新華網發(劉世輝攝)

廣東丹霞山「色如渥丹,燦若明霞」,陽光下絢麗的丹霞山美不勝收,使人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已經出台。今後,不論是中西交匯、融合共存的別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還是具有全球意義的特殊自然地理現象和特殊地貌景觀的世界自然遺產,都必將得到更好的保護與發展。

來源:新華社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鄺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