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一把手访谈|番禺区沙湾街党工委书记郭洪杰:推动“沙湾瑰宝小镇”建设高质量发展
语音播报

沙湾是一个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镇,悠久历史孕育了璀灿文化。自古以来沙湾文风鼎盛,名家辈出,积淀丰厚。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广东音乐的代表人物“何氏三杰”,诞生了《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传世名曲;沙湾留耕堂、宝墨园、三善古庙群堪称岭南建筑艺术的杰作……

在珠三角地区,沙湾几乎无人不晓。

沙湾街位于番禺区西部,面积37.45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和5个社区,全街常住人口约12.5万人。它是目前广州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曾获国家卫生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飘色之乡、广东音乐之乡)、中国龙狮之乡、中国鱼灯艺术之乡、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众多荣誉称号。


如何让沙湾从珠三角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更多人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文商旅融合发展和特色经济、创新经济高地?

番禺区沙湾街党工委书记郭洪杰在接受广州日报专访时表示,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动沙湾瑰宝小镇建设、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和加快实施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等有力的举措,全街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沙湾街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广州南站商务区建设和沙湾水道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调整以及有关历史用地指标落实为契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区位优势以及番禺区西部岭南文化生态旅游片区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夯实基础、盘活资源、优化布局、强化治理、完善设施、提升环境,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彰显的“瑰宝小镇”、宜居宜业宜游的“乐活小镇”、岭南文化荟萃的“文脉小镇”,努力推动沙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番禺区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丽城区,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沙湾贡献。

古镇发出“新芽”:珠宝产业集聚发展

近年来,沙湾经济正呈现蓬勃活力。数据显示,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97.9亿元,2016-2019年均增长5.2%,达到全区发展水平。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4亿元,同比增长9.3%,较全区增速1.7%高7.6个百分点,排名全区第4位。


深厚文化底蕴,也孕育了时尚魅力的产业,发出“新芽”。沙湾街辖内拥有一个集原材料采购及成品研发设计、珠宝加工、物流、交易、仓储、金融、结算的一站式行业综合现代服务示范性园区——沙湾珠宝产业园,目前园区共进驻珠宝企业119家,包括诸多知名品牌珠宝企业,以及日本最大珠宝首饰生产企业桑山株式会社的中国华南地区总部(隶属香港公司)。广东省珠宝玉石交易中心和广州钻石交易中心落户沙湾珠宝产业园,并联合20多家机构共同倡议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珠宝产业联盟”,以网上直播开创“珠宝+互联网”的新零售先例,目前“两个中心”国内外会员总数2623家/名,累计开发交易服务产品30余项,产业联盟影响力日益彰显。

2017年8月,沙湾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沙湾瑰宝小镇被省发改委评为广东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均是广州市唯一入选的单位。

围绕珠宝产业,沙湾街正以沙湾珠宝产业园和沙湾古镇为核心,全力创建沙湾瑰宝小镇,依托珠宝产业发展基础,整合沙湾古镇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积极推进“珠宝时尚-文化-旅游”产业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发展。

随着沙湾瑰宝小镇持续深入建设,沙湾古镇历史文化片区、滴水岩山水生态片区、珠宝产业片区、三善紫坭多元素片区等四大旅游片区逐步形成,交通路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街经济发展潜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三善古庙群

在十三五期间,沙湾街宜居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省定干净整洁村已100%达标,10条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三善村、沙湾北村、龙湾村、大涌口村、紫坭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沙湾北村获评首届“广州最美村庄”,紫坭村获评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沙湾古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评第二批“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入选“广东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沙湾街成功创建广州市垃圾分类(优秀)示范镇、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广东省森林小镇,获评“中国岭南盆景名镇”,宜居宜游环境品质不断提升。

打造特色经济:推动“瑰宝小镇”高质量发展

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筋骨”,如何推动产业高质量特色发展,是关键命题。郭洪杰表示,沙湾街以沙湾瑰宝小镇建设为统领,以文商旅融合发展和特色经济、创新经济为抓手,打造特色产业彰显的“瑰宝小镇”。

一是以“一带一廊四片区”为布局,推动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一带”是指滨水景观休闲带,以贯彻落实市、区两级“碧道”建设为契机,通过开发利用龙湾涌、沙湾水道、陈村水道、顺德水道等滨水区的自然资源,打造为集休闲、观光、健身功能的市民滨水风光带。“一廊”是指景观中轴廊道,通过利用景观大道及滴水岩森林公园环山径将滨水景观带以及“四个片区”有机串联起来,建设富有特色的绿道网络与健身游憩空间。“四片区”是指古镇历史文化片区、滴水岩龙湾涌山水生态片区、珠宝产业片区、三善紫坭多元素片区,通过不断挖掘利用各片区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产业特色、田园水乡等旅游资源,以瑰宝小镇建设为核心,充分利用城市更新改造政策,积极引入深圳华侨城集团并深化与时代集团等社会资源合作开发,推动珠宝、文化和旅游等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逐步将沙湾打造成为集旅游度假、康体娱乐、现代购物于一体的岭南文化生态旅游片区,进一步提升沙湾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水平。

二是以“一园一路三板块”为平台,推进特色经济持续发展。“一园”是指沙湾珠宝产业园,以钻石一般贸易通关政策落地为突破口,以广东省珠宝玉石交易中心和广州钻石交易中心为平台,通过集聚谢瑞麟珠宝、摩洛哥APM、日本桑山、周大福等一批知名品牌珠宝企业,大力发展珠宝时尚会展、原材料交易、研发设计、珠宝旅游、总部经济、时尚消费体验等上下游及关联产业,推动珠宝产业集约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鼓励企业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珠宝产业新发展格局。“一路”是指市良路沿线的传统洗涤机械产业,支持和鼓励洗涤机械企业继续发挥洗涤机械协会以及洗染机械行业联盟标准的优势,引入智能装备和技术,推动洗涤机械产业创新升级。“三板块”是指辖区内形成的紫坭三善、新洲龙湾和沙南沙西三个花卉和盆景种植板块,通过鼓励沙湾花卉、兰花、盆景三大协会充分发挥沙湾“中国兰花名镇”“中国岭南盆景名镇”的品牌优势,继续推动花卉种植、盆景等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以“东西两翼一小镇”为抓手,台账化、填鸭式壮大创新经济发展。东部以民营工业区、福龙工业区和金寺围工业区三大片区为龙头,西部以广州动车段、古坝工业区以及紫泥堂艺术小镇为载体,通过强化招商引资继续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高科技产业和时尚创意产业,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并梳理辖区内产值排名前20名的工业企业形成实体经济重点扶持名单台账,建立一企一专班,通过重点在政策扶持、土地使用、企业服务等方面主动倾斜扶持,切实帮扶企业做大做强。

塑造高颜值:打造“乐活小镇” “文脉小镇”

沙湾有山、有水,有古镇与田园,坐拥滴水岩森林公园、龙湾涌湿地“绿心”,手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金字招牌,这个生态与文化富集的优等生,正在建设宜居宜游幸福美丽城区答卷上书写同样精彩的一笔。


郭洪杰表示,沙湾街以建设更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为导向,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和强化系统治理为支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乐活小镇”。“通过推动青萝路和桃园路接驳景观大道、古龙路接驳顺德北滘镇、拓宽紫坭桥连接顺德区伦教街等道路建设,提升沙湾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的能力。”同时,沙湾街以“两主线三片区”为抓手,带动全街环境综合整治。“两主线”是指东新高速、广深港高铁沿线及西环路、市良路,“三片区”分别是指沙湾古镇和滴水岩片区、宝墨园和东新高速出口片区、珠宝产业园和景观大道出口片区,通过虚心走出去学习、邀请高水平设计单位参与、积极发动和统筹资源,拓宽视野、更新思路,推动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环境整治水平。


郭洪杰说,沙湾街以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以保护使用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推动文化传承弘扬为举措,打造岭南文化荟萃的“文脉小镇”。一方面,做大文物“硬件”,以古建筑、古街巷和名人故居等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以合作开发、互利共赢、保护使用为抓手,继续深入挖掘、修缮和开发使用辖区内各类祠堂、名人故居等资源,高规格建设各类博览场馆和文化基地,多地点、多方面、全方位展示沙湾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营造古香古色的“文脉小镇”氛围。


同时,沙湾街做强文化“软件”,以沙湾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之乡)、中国龙狮之乡、中国鱼灯艺术之乡等国字号招牌为支撑,以沙湾古镇和宝墨园、南粤苑2个国家4A级景区为载体,继续推动沙湾飘色、广东音乐、龙凤狮、鱼灯、鳌鱼、雕塑、地水南音、沙湾典故、信仰文化、饮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活化利用,通过支持鼓励沙湾街文联、飘色协会、龙狮协会、鱼灯协会等本土团体和民间艺人创作文艺精品,拓展品牌旅游项目和文创产品,定期组织广东音乐演奏、沙湾飘色和鱼灯巡游等特色文化活动,积极举办全省乃至全国级别的文化赛事活动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擦亮沙湾“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金字招牌,打造岭南文化新高地。


此外,沙湾街做优传承弘扬,以申报和培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加强沙湾文化宣传推广和推行非遗项目特色传承教育为着力点,通过继续挖掘申报更多的非遗传承项目和培养传承人队伍,以品牌旅游项目把游客“引进来”以及推动文艺作品和文创产品多形式销售等“走出去”两种方式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全面推行“一校一特色”品牌教育,组织辖区内中小学开展各类非遗项目的特色传承教育课程,着力推动非遗文化活动进社区、进校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高沙湾文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波 肖桂来
(部分图片由沙湾街、沙湾古镇提供)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缪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