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以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为中心,积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夯实千年商都的传统优势。记者了解到,广州港正在推进南沙港区四期工程的建设,项目位于南沙区龙穴岛中部挖入式港池内,占地约120公顷,东南侧紧临南沙一期工程,陆域西南侧为南沙港铁路南沙港站,北侧与粮食通用码头扩建工程隔海相望。工程建设4个10万吨级集装箱船泊位,12个多用途集装箱驳船泊位和4个工作船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达490万标准箱。据介绍,该工程总投资估算为69.74亿元,建设期为2018—2022年。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南沙港区五期、六期等重点项目已纳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专项规划。
在强化广州港枢纽门户能级同时,广州还不断增强广州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周边港口的集聚辐射功能,南沙港区与深圳盐田、蛇口、赤湾、大铲湾,以及香港海上集运、驳运业务往来日趋紧密。积极推进商品车“海路+铁路”模式,开通广州港-营口港-欧洲的海运铁路货运通道,启动中国外运(广东)“东盟-广东-欧洲”公铁海河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实现了“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的融合。
据介绍,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是省、市重点项目、市“攻城拔寨”项目,大湾区融合发展,广州、佛山、中山三市共建的重要项目。该工程年度投资计划15亿元,1-11月,共完成投资15.17亿元,完成率101.13%。目前正在推进疏浚与陆域形成工程施工、水工土建工程施工和自动化装卸系统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计划2021年底完成主体施工。届时将建成全球首创“单小车自动化岸桥、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港区全自动化”的智慧港口。
智慧建设方案全球首创
记者了解到,为适应港口行业智能化发展方向,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港口,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项目采用全球首创“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堆场箱区水平布置+单小车自动化岸桥+低速自动化轨道吊+港内外交互区”的建设方案。
其中,智能导引车(简称IGV)将无人驾驶技术运用于具有封闭环境特点的港区内,IGV在环境感知、决策规划和车辆控制等智能化实现码头水平运输全自动化,同时采用基于北斗卫惯导航系统取代了现有自动化码头磁钉导航的方式,降低了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的费用。
自动化码头有序高效的运作不仅需要有智能的设备,更需要高效的软件系统,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项目将采用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TOS、ECS系统。其中TOS系统覆盖了自动化码头全部业务环节,可衔接广州港大数据信息平台,提供智能的系统管理、作业准备与管理、智能计划与控制、智能闸口、商务计费和智能统计分析等模块,实现生产管理系统的全自动化。ECS系统与TOS交互,实现智能调配岸桥、轨道吊、IGV等设备。
创下多个“国内首次”
南沙港区四期工程的建设中还在港口基础设施工程中应用新技术及新理念。其中包括国内首次采用钢管组合板桩结合钢拉杆结构建设10万吨级集装箱深水码头。据介绍,该水工结构陆上施工便捷高效,经济合理;并且可减少开挖、抛泥、和砂石料回填,促进环保,降低造价。
新材料泡沫轻质土在国内也是首次大规模应用在港口工程中,并且回填至码头结构后方,由于材料具有胶凝性、自竖立性与轻质性的特点,能有效解决岸桥陆侧轨两侧不均匀沉降的通病,减少了现场的维护时间,降低对生产带来的影响。
此外,这一项目也是国内首例将大规模的综合管沟应用与港口工程,在港区内设置“三纵五横”综合管沟,管线入沟率达到60%以上,有效解决港内管线分布零散、管理困难的问题,减少运行维护成本。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卢梦谦 通讯员 交通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廖雪明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吴一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