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剧”花开并蒂“,喜摘广东省艺术节一等奖
语音播报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来自梅州的客家山歌剧《白鹭村》和《春闹》双双夺得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戏曲组一等奖(一等奖共设3个)。同一个市同一个剧种在同一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拿下两个一等奖,《白鹭村》《春闹》可谓“花开并蒂”。本届艺术节梅州院团大放异彩,也让业内人士纷纷议论“梅州现象”。

《白鹭村》《春闹》喜获一等奖

客家山歌剧《白鹭村》《春闹》同获一等奖

大型客家山歌剧《白鹭村》由广东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创排演出,是一出以乡村建设为时代背景的现代戏。该剧在语言风格、音乐特色、舞美和灯光设计上都充满新意。其音乐富有极强的地域特色,使用了无伴奏人声合唱的形式,还首次实验了竹梆、客家锣作为客家山歌剧的打击乐器。

山歌剧《白鹭村》自然地糅合人物故事和乡土风情,既保持了地域韵味的传承,又展现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整部戏有温度、有张力、有意韵,让现场观众真切感受到情感的冲击力。剧中演员以质朴真诚的演出征服了众多专家学者和观众。

《白鹭村》剧照

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带来的大型山歌剧《春闹》,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题材,讲述“90后”富二代李文浩追随已故母亲的脚步,来到贫困地区百岗岭进行精准扶贫,面对复杂的扶贫情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领大家逐步脱贫奔小康……该剧通过轻松诙谐的演绎方式,让现场观众感受到客家山歌剧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本届省艺术节入选终评演出的共有28部作品,只有4部作品出自县级院团,《春闹》便是其中之一。该剧主创团队演职人员皆为梅州本土 “80后”“90后”新生代演艺人员。

梅州院团大放异彩获奖颇丰

山歌剧在本届省艺术节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业内人士纷纷议论“梅州现象”。此次艺术节,梅州院团可谓大放异彩。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荣获 “优秀组织奖”。《白鹭村》和《春闹》获得一等奖之外,音乐剧《血色三河》、广东汉剧《王昭君》分别荣获大型舞台艺术作品综合组、戏曲组二等奖;来自五华县的提线木偶剧《沙家浜•智斗》获得“优秀小型舞台艺术作品”奖。

《春闹》剧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0个优秀表演奖,梅州就斩获了4个,分别由杨苑玲(山歌剧《白鹭村》)、潘锡岳(音乐剧《血色三河》)、刘谦隆(山歌剧《春闹》)、管乐莹(广东汉剧《王昭君》)获得。

此外,山歌剧《白鹭村》主创廖惠玲、林文祥、罗锐曾夺得“优秀编剧奖”,李建生夺得“优秀导演奖”。广东汉剧《王昭君》主创钟礼俊、 钟礼坤获得“优秀音乐创作奖”。来自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的潘锡岳获得“十佳舞台新秀”荣誉。山歌剧《春闹》的舞美设计张又虹获得 “特别贡献者”称号。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张素芹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