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犀古代曾遍布岭南
语音播报

大家知道,大象是属于热带地区的动物。那么北回归线从城市北部的从化穿过、从地理区域划分上来说大部分属于热带的广州,虽然现在没有野生大象生存,历史上有没有呢?

在西汉南越王墓中出土过5根象牙,是非洲象的牙,可知不是本地产。而对面越秀山上的广州博物馆里,也有陶制的象牙、犀角,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汉墓出土,其中陶象牙被认为造型模仿非洲象。这些都说明汉代广州已经有通非洲的贸易路线。

实际上,就在南越王墓中,也有出土象的遗骸,说明当时本地有象生存。同期或稍早的墓葬中还发现过目前仅存在于东南亚地区的马来鳄等野生动物。这些动物2000多年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为分布,但今天已经绝迹。

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曾经撰文指出,象在南方灭于唐,在两广灭于宋;鳄则历唐到清才灭绝;孔雀命运亦然。他曾指出,中国象的分布区向南退缩非常明显。在《孟子》中还有记载:“周公相武王……驱虎豹、犀、象而远之”,晋文公重耳回国时也对楚王说:“羽、毛、齿、革,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 君之余也。” 《山海经》中记载岷山“其兽多犀、象”,这些都说明秦岭山区在春秋战国时期仍有象分布,今天平原中也发现不少象骨化石。但秦汉以后,特别是唐代以后,象已经仅在南方,甚至是热带地区才有分布了。

汉晋以后古籍中有许多有关广东产象的记载,如南朝宋王韶之《始兴记》即说“扫水口有长洲,洲广十里, 平林蔚然,有群象、野牛”。唐代《岭表录异》称“广之属郡潮、振州,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象,争食其鼻,云肥胞,尤堪作炙”。这说明象在当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是本地人餐桌上的美味。

南汉二陵博物馆中也模拟复原了南汉时期广东“镇象塔”相关的历史场景。馆内专家介绍,五代南汉时期岭南地区野象践踏农田的情况时有发生,人与大象的斗争也不曾停顿。除了农民自发,官府也会派遣兵士驱赶大象,甚至将部分大象烹宰后补充军需,随后还建造经幢来超度大象的亡魂。这座镇象塔为南汉宫使邵廷琄于大宝五年(962)所建,原位于东莞资福寺(现莞城中心小学前)内。这段史实实际上反映了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人与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的冲突。

宋代象群在南方各地分布仍广。除阳山、始兴的粤北山区,在西江谷地也有不少,粤东、闽南山地亦有象群分布。十万大山象群,经1385年“命南通侯率兵二万驱捕”才灭绝。珠江三角洲也还出土了汉代的象头半化石以及唐、宋时代的象骨。

犀牛在古代中国的分布也非常广泛,直至上世纪才完全在西南地区消失。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大约从商代到战国以前,太行山南麓等地有相当数量的野生犀牛存在,在今山西西南部到渭河下游均有野犀生存 ;战国到北宋,四川盆地、贵州高原北部、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都有犀牛的分布;从南宋到 19 世纪 30 年代,岭南地区,主要是今天的广东和广西地区的犀牛才逐渐趋向灭绝。

犀牛灭绝的原因有很多。它们对环境比较敏感,通常只有在长期保持15摄氏度以上气温的地区才能较好生存。而在过去几千年间,中国各地的气候经历了不小的变化,北方变得寒冷,不再适合犀牛生存。人类活动对犀牛的影响也很大,屈原《国殇》中有“操吴戈兮披犀甲”的句子,说明战争等对犀牛皮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加上古人认为的犀角的药用价值,都造成了对犀牛的猎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王维宣 卜松竹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王维宣 卜松竹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