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畜兴旺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语音播报

在广州各家博物馆的馆藏中,有关动物的出土文物都不少。当中,涉及“六畜”的又特别多。这大概和从古到今中国看重以农立国,关注“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有关。

传统中国人说的“肉”,大致不出“六畜”的范围。六畜在今天是随处可见,一点儿神秘色彩也没有了。但如果追根溯源,讲究很多,就以国人最重视的春节为例,正月初一鸡日,初二狗日,初三羊日,初四猪日,初五牛日,初六马日;六畜排完了,才轮到初七“人日”。这一方面说明人们对自己成功驯化六畜的成就很自豪,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这些伴随我们文明发展的重要动物的珍视。

广州博物馆中陈列的各种动物俑

中国的六畜可分为两组:猪、狗、鸡和马、牛、羊。猪、狗、鸡常见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相关; 马、牛、羊多见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夏、商、周三代六畜逐渐齐备。但其起源也许并不局限于中国,体现出在亚洲更大范围内的物种交流。大体而言,狗和猪的驯化在东亚和西亚均可追溯到近万年,牛和羊的驯化,西亚明显早于东亚数千年,鸡则东亚更早,马的最早驯化地是中亚。概言之,猪、狗、鸡是东亚本土起源,而马、牛、羊则来自中亚或西亚。猪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家畜,为六畜之首;商周时期畜牧业特别发达,马成为六畜之首。

汉代陶俑 反映人饲养“六畜”的情形

猪、狗、鸡和人一样是杂食动物,特别容易和人类建立亲密关系。它们的驯化与人类的自我进化大体同步,也就是说人类在驯化它们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进化。有了这些畜禽,人类才逐渐放弃狩猎采集,进入生产经济时代。大贤如老子,向往的理想世界也不过是“鸡犬之声相闻”,可见没有鸡狗难成家。孟子的治国方略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里说的七十者可以食肉,不是活到70岁才能吃肉,而是说让长者也有肉吃,是富足的表现。说到底,治国还是落在一个“吃”字上,而且吃肉在里面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世界上称得上“六畜兴旺”的国家其实并不多,欧美国家更重牛羊鸡肉,东亚各地猪肉占据优势。而中国确实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大概就是地大物博的好处。其中广东习惯讲无鸡不成宴,鸡在春节餐桌上的地位,与国内其他地方又大不相同。

至于今天大杀四方的海鲜,在古代的北方或者内陆地区是无缘得见的。《射雕英雄传》里黄蓉和郭靖在张家口初见时点的菜里有一道“鹿肚酿江瑶”,上来之后黄蓉嫌不够鲜。店小二无奈之下说出实情:店里没有江瑶柱,就这点做菜用的还是从当地最大的酒楼长庆楼里借来的,“通张家口没新鲜货”。除了沿海地区,海鲜大量登上国人餐桌大概是在明代以后,一方面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达,另一方面也有学者,如陈寅恪等,认为这与明末的纵欲风气有关。

当代人常吃的虫子在古代也是被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碧血剑》里袁承志一行在五毒教接受款待,上来的都是蜈蚣蝎子之类,大家看的面色铁青,不敢动筷子。

无论从养殖的便利度还是营养、口味方面说,“六畜”都是最有潜力的养殖动物。人对它们的感情不一般,也很自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王维宣 卜松竹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王维宣 卜松竹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刘丽琴